|
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邵軒磊 |
中評社三亞4月16日電(記者 楊犇堯)在全國台灣研究會舉辦的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上,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邵軒磊發言認為,公民參政之風氣與非藍綠政黨第三勢力,在未來台灣政治版圖中影響將更為擴大。
自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至11月“九合一大選”,台灣民間社會公民監督參政日益發達,青年之政治取向日漸受重視。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台灣主體性意識”起相當作用之外,“公民意識”也在近期論述發展脈絡中獲得檢證,表現為:“公民不服從”、“程序正義”和公益,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學運後之公民參政動力顯著增加,現出青年世代(尤其使用網絡媒介)對“立院”監督的數量增加,風氣逐漸普遍;
第二,學運後普遍對“立法院”觀感較為負面。總體而言,由於服貿審議事件,由“立院”發生,也是學運主要發生地。因此,除“關注公平正義或弱勢權益”指標在第五會期顯著上升,“不為強權財團發聲、有要求行政機關後續的改善保證、質詢內容無人身攻擊言行、價值立場”四項指針非顯著上升之外,其他均為下降。
第三,學運後國民黨(委員)形象遭受重大衝擊。就分黨派跨期比較而言,國民黨“立委”幾乎在每一項評價指標上都是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