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研究生李丹舟 |
中評社三亞4月15日電(記者 楊犇堯)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李丹舟在第七屆青年學者論壇發言表示,眷村既非“鐵幕”論述之下意識形態的產物,也非各類懷舊文化商品所形塑的溫情社區,更不是外省人聚落、去外省人聚落論述所標榜的本土身份政治。
李丹舟表示,眷村建築空間的多元構成為讀解台灣歷史的動態生成提供了一種充滿異質性的視覺再現,同時。,因眷村改建而導致大量眷村建築消失的當下,有別於官方的文化景觀保存策略,不少眷戶參與到文化保存的實際經歷揭露出一種無處安放的左右為難——因歷史的錯置而不得不在他鄉的土地上安家落戶,因土地的資本化而不得不為落地生根之後的家園進行持續的抗爭。
李丹舟說,迄今為止,眷村文化保存仍然是一個充滿矛盾的衝突場域。與其爭論“為什麼要保存”而陷入族群撕裂的無盡分化之中,“如何保存”的實際應用和具體操作相對來說更能在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達成共識。
“作為南台灣知名的陸軍眷村,屏東勝利新村的活化再利用經驗或許可為左營海軍眷村的文化保存提供參考。參與到活化工作的建築系教授顧超光透露,全村的硬件建築得到相應的保存和修繕,其中位於青島街106號的日遺官舍改為“將軍之屋”,用於展示眷村文物,例如軍服、軍帽、軍事地圖等等。”李丹舟表示,“位於青島街97號的軍歌館,作為已被登錄為眷村歷史建築的日遺職務官舍,目前用於展出台灣軍歌的發展史和相關作品。其它的眷舍在修繕之後,由政府委外標租給相關業者,用於經營軍事主題餐廳、咖啡館與文創工作室。此外,勝利新村在保存工作中也注意凸顯軍事元素,例如將飛機副油箱改為水塔的景觀,保留防空洞、通風口和編竹夾泥墻等眷村建築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