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博士生候選人李丹舟 |
中評社三亞4月16日電(記者 楊犇堯)花了五年時間研究台灣眷村的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李丹舟日前對中評社表示,在兩岸研究中,過於的標籤化會導致成果不接地氣也不切實際,兩岸研究應提升對普世性議題的關注,例如環保、公益、社群以及文化發展。
李丹舟表示,跨海峽的基於社區的研究非常少,即涉及到日常生活的研究,現在兩岸交流這麼多,但是,我們真的看到彼此了嗎?
李丹舟認為,人類學田野調查對於去宏大敘事、去中心化和去冷戰思維上具有實踐意義。在兩岸研究中,過於的標籤化會導致成果不接地氣也不實際,譬如很多人說,眷村是外省人的聚落,但是經過多年實地調研,卻發現眷村的構成是十分複雜的,眷村里既有外省人的太太,也有原住民的太太;另一種說法是眷村人認同國民黨,認同一個中國,但李丹舟經過她和一位澎湖籍貫、現居住在左營眷村的女士聊天才發現,這位眷村太太在九合一選舉中根本去投票,因為對她來說,無論是藍的還是綠的執政,她的房子都會被拆。因此,投票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在那一刻我就意識到,在一些普世性的議題上,例如居住權、城市化建設、都市更新和文化創意等實實在在的議題上,反而能引起兩岸的更多的共鳴和討論。”李丹舟說,尤其,是目前台灣廣泛的社區營造過程等自下而上的社區參與,相信對大陸的城市化過程具有借鑒。
她亦提到,我在香港讀書已經是第五年了,周圍接觸大量的香港和台灣年青人,儘管兩岸三地的同學在政治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是在維護婦女權益、性別平權、環保、公益和社會公平等問題上卻具有深入的合作與交流,這些才是了解一個隱性當代社會所必須的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