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徐秀軍(中評社 王永雪攝) |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記者 王永雪)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徐秀軍日前在清華大學“中國崛起與世界秩序”論壇上表示,因為中國的崛起還未成形,世界經濟秩序的發展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當前,中國既要推動世界秩序重建,更要把資源、優勢、目標集中在中國崛起上。
徐秀軍表示,中國的崛起從經濟方面來說,目前表現比較突出的是三個方面,一是經濟總量,二是貿易與投資,三是貨幣。
徐秀軍認為,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動搖了現有秩序的合法基礎,中國崛起受到國際機制約束非常大。在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治理機制中,中國投票權與中國經濟規模匹配度非常不相稱。
中國對國際秩序的改變通過兩個層次,第一個是我們想改變的,另外一個是我們想維護的。徐秀軍表示,對我們有益的貿易規則我們從中受益,從WTO建立以來,總體上朝著有益於新興國家發展的趨勢,但現在我們獲得利益,它受到了一些新的約束。當前要建立一個更高標準的國際貿易投資規則,這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中國對未來世界秩序的構建路徑有三個,而且同時進行。一是改良性的制度變革。對於現有的國際秩序,IMF,WTO我們是提倡的,但收效非常緩慢。
二是補充性的制度建設。主要體現在貨幣金融領域,例如亞投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發展銀行、絲路基金等,都是對現有機制的補充。
三是替代性的制度創新。傳統上分為地區治理機制和全球治理機制,此外,還分為發達國家的國家治理與發展中國家的治理。
中國對世界秩序的重建,這幾條路徑體現了中國對世界經濟秩序重建的能動性,而且會對未來的經濟秩序產生一定的影響,沿著這個路徑推下去,世界經濟秩序有三種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