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在2008參觀霧峰林家提下“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英雄世家”。(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台中6月2日電(記者 林谷隆)霧峰林家後人、霧峰林氏宗親會會長林義明告訴中評社,霧峰林家從1746年到台灣扮演開墾的角色,歷經三起三落,至今在兩岸互動歷史之中扮演的臍帶角色。而霧峰林家有三代英雄,經歷清法戰爭禦台、乙未抗日戰爭、推翻封建專制、建立民國,這都是林家對中華民族不可抹滅的貢獻。
馬英九2008年2月17日大選期間參訪霧峰林家,他在抗日民族英雄林獻堂故居提下“三代民族英雄,百年英雄世家”,以表揚霧峰林家對台灣的貢獻;馬英九並承諾,當選後將全力修復霧峰林家,使其成為具歷史與文化意義的觀光景點。
首位英雄是霧峰林家第五代的族長林文察率領200名鄉勇討伐小刀會,返台平戴潮春之亂,1864年赴大陸參與平定太平天國時,葬身在福建漳州萬松關,得年37歲,清廷追贈為太子少保(一品官),准其在福建漳州、廈門及台灣霧峰的住所建“宮保第”。
台灣林本堂紀念發展協進會秘書長林福立強調,林文察被叛軍用“點燭”的方式處以極刑,壯烈犧牲,清朝廷為獎恤忠烈,上追封三世,下賜二十代世襲,依序為“文朝資正義,武德戴奇功,大鼎銘昭著,元常紀偉庸”,現在這20個字也成為霧峰林家的族名,現在已經傳到“德”字輩。
第二代英雄是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清法戰爭期間,1884年法國軍艦轉而攻擊台灣,繼承霧峰家業的林朝棟時為清廷二品官兵備道,率領鄉勇打敗法國人,透過林家自己研發的“火神槍”壯大軍力,最後協助以“福建巡撫”身分督辦台灣軍務的劉銘傳擊潰法國孤拔將軍。
林朝棟統領的台灣地方兵勇組成“棟軍”或作“棟字營”,曾參與中法戰爭、施九緞事件等大小戰役,規模隨林朝棟屢建功勳而日漸擴充,至1895年發展成“乙未抗日主力軍隊”義軍,全盛時期共有18營,為中台灣最具戰力的部隊。
甲午戰爭後台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棟軍成為“台灣民主國”主要戰力之一。但清廷降旨要求林朝棟內渡,棟軍頓失支柱,故編入義軍,最後在乙未戰爭因抵抗日軍而被消滅潰散,
第三代英雄為林朝棟之子林資鏗。林資鏗又稱林季商、林祖密,在父親林朝棟1895年遵旨率家遷往大陸時,命林資鏗回台治產。1900年孫中山赴台北籌劃廣東惠州起義,起義前夕,孫中山在林資鏗於台北的寓所中請求資助革命事業,資鏗應允還讓孫用其寓所做為惠州起義的總指揮處。
1913中華民國成立第二年,林資鏗攜族人向日據政府宣布放棄國籍,並向國府申請入籍,申請入籍期間,殖民政府屢以高官厚祿相誘,但遭悍然拒絕,總督府憤而沒收了霧峰林家在台山林二萬多甲。同一年11月得到中華民國政府內政部發給的“許字第1號”回復國籍執照,是台灣人最早入中華民國籍者。
此後,林資鏗深受孫中山倚重,歷任閩南軍司令、大元帥府參軍等要職,期間變賣台灣台灣數百甲土地,資助孫中山推翻滿清帝制、建立民國、討袁護法等,挹注革命工作中不怨尤,最終也葬身在福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