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成都8月15日電(記者 王秀中)全國台灣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嚴峻日前表示,由於一些情勢原因,以及目前兩岸在政治商談相關“前提”或“基礎”上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台灣方面一直拒絕開啟兩岸政治問題商談。對此,“回歸現行法規”、“議題適當切割”或許是值得探索的路徑。此外,為順利推動兩岸開啟政治問題商談,兩岸還應關注“搭積木”、兩岸公權力合作的正負面效應。
嚴峻表示,徹底解決兩岸結構性政治難題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但兩岸還是應該以足夠的勇氣和耐心,以更多的同情心與同理心,務實地探索解決路徑。例如,兩岸可否在“一個中國”、“反對台獨”的前提問題上,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簽訂兩岸和平協議與處理兩岸涉外事務先適度分別考慮?因為兩岸關起門來,彼此之間不需要凸顯“國家”身份,島內也只有少數人還認為有通過“修憲”、“制憲”實現“法理台獨”的必要, 那麼兩岸可以將“法理台獨”的範圍先界定在非國際場合中,進一步協商其具體內涵並取得共識,從而為非涉外性質的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創造條件。
他表示,在兩岸涉外事務上,身份問題難以避免,兩岸很難在某種行為是否是在製造“法理台獨”或“兩個中國”上取得完全共識,務實的做法可能是:在參與國際NGO組織上,兩岸雙方都淡化政治色彩;在參與國際IGO組織上,兩岸在都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的基礎上,重點協商實力(power)客觀上不對等與權利(right)邏輯上不平等之間的關係,以及相關國際組織規則的剛性程度與兩岸對其可能改變的彈性範圍問題。
一是有關“搭積木”的問題。這些年兩岸雙方都同意應該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步驟來推進兩岸關係,通過“搭積木”的方式,期待由一塊塊“積木”,即一項項交流合作措施,最終能搭成一座兩岸關係“大廈”。這無疑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務實做法。當然,也要注意以往經濟問題上“搭積木”的成功經驗恐怕不能完全複制到解決政治問題商談上來。因為經濟上兩岸共同利益較大而分歧小,而政治上兩岸的分歧點較多。兩岸依照或許不同的政治藍圖共同“搭積木”,就必須十分注意積木搭到一定程度,可能因為圖紙的不同而無法繼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