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宏仁。(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南10月28日電(記者 趙家麟)針對中美在南海的磨擦,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宏仁27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航行自由”只是美國圍堵中國的藉口與手段,美艦南海行動有明顯的挑釁意味,而台灣在事件中毫無說話空間與分量,也反映出台灣若持續陷入聯美制中的傳統權力平衡遊戲,只能成為別人的棋子,喪失自主性,和平倡議的主張也不會得到美國的尊重。
美國官方已經證實,美軍逐艦拉森號(USS Lassen)27日已駛進南沙群島海域,中國外交部已表達“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王宏仁接受中評社訪問提出觀察分析。
王宏仁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強調中美雙方共同建構的新型大國關係,習也才訪美不久,但還是發生了今天的狀況,而且事前沒有特別的徵兆,美國的做法令外界感到錯愕,並懷疑中美之間仍缺乏有效溝通、缺乏危機控管能力?此事件之後,中美兩國關係、互信機制是否要重新建立?
他指出,美艦在南海駛入靠近中國控制島礁的海域,以及中方的反應,基本上和中國先前宣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時沒有很大的差別。當時,美國也派出偵察機進入其範圍,中國也有進行必要的監控與警告,並由外交部重申主權。
王宏仁從三個面向來觀察分析:
第一,中、美在處理國際關係上的不同風格。中國傾向軟單邊主義,美國則是硬單邊主義。
中國除了對美國表達一定程度的抗議外,並沒有做出強烈的反應,因為中國有所顧忌,即中國提倡要搞好新型大國關係,這是大國崛起給予外界穩定感的來源。但美國則不然,主要的部署與行動,著眼於權力平衡與利益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