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南光運用鏡頭,忠實地紀錄那個年代台灣和日本的生活景物、社會百態和人物特寫。(中評社 黃文杰攝) |
中評社新竹4月11日電(記者 黃文杰)位於新竹北埔的鄧南光影像紀念館,主要是紀念新竹縣前輩攝影家鄧南光,走入館內可以欣賞早年攝影家,如何運用鏡頭忠實地紀錄那個年代台灣和日本的生活景物、社會百態和人物特寫,整個館融入許多豐富多彩的創意擺飾,讓人感受濃郁美好的舊時光。
鄧南光是北埔鄉人,西元1907年出生,1924年到日本留學並接觸攝影,他沈浸攝影領域,花費也相當驚人。1933年他購買萊卡A型相機,這款相機在當時是高檔貨,可以抵一棟透天厝。
台灣光復初期,鄧南光、張才、李鳴鵰三人,分別在台北經營照相器材並推廣攝影,在當時被譽為“攝影三劍客”。
鄧南光攝影作品取材廣泛,街頭的風情景物,建築美感,或是庶民生活點滴,透過鏡頭活靈靈地呈現當時社會面貌,因此他留下數千張作品,不僅是家族的資產,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10年前,新竹縣文化局在北埔鄉規畫成立“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館址的前身是“世源醫院”,後來閒置,經縣府向鄧家取得使用權,作為鄧南光紀念館,館內收藏許多他的攝影作品。
2014年台灣美國際時尚藝術公司負責人黃翠文,開始接手經營,運用文創的手法,結合鄧南光的影像作品,衍生豐富多采的創意商品,讓影像館成為地方文創的新亮點。
黃翠文替中評社記者導覽影像館,提到考慮整棟建築前身是醫院,所以裡面除了展出早期的攝影設備,如:8釐米攝影機、放映機,以及部分手持骨董相機,另也展出許多早期老醫院的玻璃藥櫃、藥瓶、藥粉,及客家傳統五斗櫃、碗櫥、桌椅、沙發等舊時代富裕家庭的生活用品,展現懷舊新竹縣的氛圍。
遊客進入影像館,欣賞鄧南光的作品,也看到屬於那個年代的器物,那股文創的氛圍,值得用心去感受。
黃翠文也擅用自己的室內設計專才,透過直噴、轉印等藝術手法,將圖像和不同的質材結合,做出多元又具有唯一特色的文創商品。
好比將鄧南光的黑白圖像作品,印製在灰暗冰冷的鋁板上、保溫瓶、馬克杯、存錢筒、磁磚,不僅充滿獨特性,也成為移動式的裝置藝術,塑造另一種奇特的藝術美。
她隨手拿起一塊印製圖像的鋁板,強調作品不是單一幅畫或一塊杯墊,而是一塊移動式的文創裝置藝術,“可以帶著走”,讓鄧南光的作品可以被帶往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