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記者 黃博寧)脫歐派在昨日中午結束的英國脫歐公投中獲勝,從此英國脫離歐盟,雙方漫長的談判即將展開。英國為何脫歐?會否加速英帝國瓦解?對世界經濟格局有何影響?不斷上漲的分離主義對港台有何影響?在重大問題上,用全民公投決定國家命運是否合理?
中評社昨日就此問題採訪了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邱逸、南開大學台港澳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曉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田飛龍。邱逸以香港學者的角度看,認為英國實質上不會真正脫離歐盟;李曉兵從北京的視角出發,探討中國應該從中獲得什麼啟示;田飛龍則以法律學者的視角進行探討。三位的意見不盡一致,羅列如下,供讀者參考。
邱逸:英國脫歐是鬧劇一場
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員邱逸接受中評社採訪時,對英國脫歐提供了幾點反思。第一,英國愈來愈江河日下,愈來愈內縮,將從二流國家下降成三流國家。第二,從經濟上看,未來兩三年,英國和歐盟將陷入漫長的談判,重新就貿易、關稅等協定作出安排,市場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可避免受到影響。第三,英國現在作為歐盟國家,卻沒有加入申根條約、不用歐元,從某種意義上說,本身也沒有完全融入;反過來說,即使投票脫歐,相信英國精英也會繼續與歐洲在某種程度上保持聯繫,畢竟這個大家庭太大,又一衣帶水,難以真正走出去。第四,這次投票可能使港獨、台獨的自決的情緒有所高漲,但政治是現實的,在中國復興的大背境下,兩獨都絕沒有實現的可能。第五,英國脫歐表現了社會的分裂,是精英和平民的分裂,這和美國的特朗普很像,所以,的客觀上可能長特朗普的士氣,助其成為美國總統。
這場公投引發的另一思考是,公投決定國家未來是否應該。“公投表面很神聖,實情卻是很情緒性。如果決定的權力在公民,那麼政府有何用?代議制的意義不是把權力委託給合適人物,讓他們做出合適決定嗎?”邱逸表示,民主機制允許人民選擇領袖,但不應該替領袖作出重要的決定,由民粹來決定茲事體大的事,絕不合適。從政治學的角度看,一旦實行投票民主制度,就會有一個矛盾:假設人民所有決定都是對的,但現實是人民又多是平庸的。結果是明知做了蠢事,還不得不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國實施精英集體領導的可取之處。
英國脫歐以後,未來或有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其他想脫歐的國家跟風。邱逸認為,歐盟這一鬆散的國家聯盟,真正威脅是福利制度和伊斯蘭化,內部成員的真實心態是“既要分又要和”、“大而不破”,英國鬧著脫歐,實質上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無非是一場鬧劇,演員都在賣力演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