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安全態勢感知指數”課題計劃啟動 (中評社 臧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記者 臧涵)2日,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安全研究》編輯部主辦的“安全外交:領土衝突與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會議開幕式上,國際關係學院校長陶堅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戴長征共同啟動了“國際安全態勢感知指數排名”發布儀式。
“國際安全態勢感知指數排名”指數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安全研究》編輯部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大數據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共同承擔,是國內第一份對國際安全問題進行量化評估的大數據評級指數。
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戴長征介紹,創立本指數排名的初衷是,在當今國際社會各種傳統安全風險與非傳統安全風險緊密交織的情況下,如何對國家所面臨的總體安全環境和緊迫風險進行短時段內可感受的量化評估,並進行科學評價,已成世界各國戰略決策者、海外投資者和國際旅行者的重要關切。
有鑒於此,從2016年1月開始,國際關係學院《國際安全研究》編輯部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大數據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聯手正式成立並啟動了“國際安全態勢感知指數”課題計劃。課題組先後聘用國際關係專家、經濟學家、數據科學家以及計算機編程建模人員近百人,數據調研範圍近乎涵括世界近3/4國家,費時6個月終於完成了指數最終運算和數據分析。
據介紹,這是中國國際關係研究領域內第一個由研究機構自主研發、面向全球公開發布的專門面向國際安全問題的大數據評級指數,在一定種意義上,該指數的發布無論是對推進數據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的融合,還是對預警危機、管控衝突和預測宏觀態勢,都具有重要開拓價值。同時,該指數的發布在研究中使用了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其研究結果相對精度較高,對於中國學界和政策界打破有關國際事務的西方話語霸權、科學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預警海外風險投資以及輔助國家對外決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利用信息融合,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國家整體面對的危險進行一個戰略評估,這很重要。如何用雲計算、大數據的技術,對國際安全的形勢、世界政治形勢的判斷是我們現在必須面對的問題。”戴長征說。
戴長征表示,儘管這個指數可能存在問題,包括變量的采集,關鍵性敏感數據的采集是不是大家所認可的。但是這個指數在國際關係學界是一個全新的、勇敢的、大膽的嘗試。首先,此數據搜集的方法比較新。現在在國際關係領域,對於海量數據的研究還是比較少。另外,這次指數采集的數據比較多。其次,指數的得出有廣泛的參與,包括專家、機構、學者的不斷討論和修正。
在“國際安全態勢感知指數排名”發布會結束後,會議進入到專題討論環節,會議圍繞安全外交理論與實踐、領土衝突與國際安全秩序構建、跨境安全議題與全球治理三個議題展開。來自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丹麥、挪威、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的著名學者,以及國內代表約150人參與了相關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