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 (中評社 徐夢溪攝) |
中評社北京10月21日電(中評社報道組)10月21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第四場記者招待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介紹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提問,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自提出以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請問該戰略對港澳地區的發展有哪些具體的意義?另外,大灣區仍存在一些經濟發展不平衡、政治經濟制度複雜多樣等問題,請問中央政府如何看待這些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
何立峰回應說,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意義重大。第一,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進一步融入到國家發展的大局,並更好的促進香港、澳門的和珠三角地區發展;第二,粵港澳大灣區有豐富的人才資源,雄厚的物質基礎,發達的交通網絡,與國內、國外經濟交往密切。發展前景非常可期;
何立峰指出,7月1日簽署框架協議後,大灣區建設加快實質性步伐,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和廣東、香港、澳門,正在加快編制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正在抓緊徵求意見,力求把規劃編制的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可操作。
“第二個事情,就是推進科技創新” 何立峰表示,深圳、廣州等幾個珠三角城市與香港、澳門的經濟關係、科技合作密切。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落實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內容,積極溝通協商,把它變成具體的一些項目,正在抓緊落實,現在已經開始取得比較好的效應。
“我想,隨著這種進程的加快,大灣區應該會成為很重要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何立峰認為,通過科技的創新,包括體制機制創新,大灣區會成為中國未來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他指出,對於大灣區的互聯互通也正在研究相關政策。他表示,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一定能夠把大灣區建設的更好,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做出大灣區應有的貢獻。
(中評社報道組成員:林艶 林谷隆 郭至君 徐夢溪 束沐 後援:秦正陽 任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