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進士專題展在台南大學開幕,校長黃宗顯(右)接受北京台聯轉贈的進士拓本捲軸。(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10月22日電(記者 趙家麟)由兩岸合力尋訪考證、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推出的“科舉制度在台灣”專題在台灣各大學校園舉行的“台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22日在台南大學揭幕。這也是這項專題特展首度走進公立大學校園展出。
“台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22日上午在台南大學文薈樓進行開幕式,活動由台南大學國語文學學系、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聯合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共同主辦。北京市台聯因故無法出席,由副會長王慧代表錄製致詞影像現場播出,並轉交一份進士題名榜的拓本捲軸贈送給台南大學,由校長黃宗顯代表接受。
科舉制度是古代中國選才任官的考試制度,自隋朝到清朝整整沿用了1300多年。清朝時期,台灣共考取了33位進士,這些知識份子均對於台灣的社會與文化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這項專題巡展是北京市台聯基於台灣會館的特殊地位,彙集兩岸專家、學者進行的重要研究成果。
北京市台聯自2013年起,聯合台南的成功大學、台南文化協會,遍訪兩岸台灣進士遺跡,以史為鑒,在台南孔廟舉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專題首展後,再以“台灣進士專題”先後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輔仁大學、淡江大學、銘傳大學、元智大學、華梵大學和樹德科技大學進行了校園巡展。22日在台南大學的展出活動,是這項專題校園巡演以來首度踏入公立大學校園。
台南大學校長黃宗顯、人文與社會學院院長戴文鋒、前院長林登順以及國語文學系、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師生,協辦單位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理事長曾國棟等出席開幕式。
黃宗顯表示,專題巡展內容包括介紹科舉制度在台灣的設立和發展、清代台灣33名進士生平,以及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對台灣在科舉文化的認識非常有意義。
曾國棟指出,台灣文史界目前對科舉制度與清代官吏在台的相關史料研究仍相當有限,透過特展可以有很多的連結,更了解科考及其歷史對台灣的影響。
“台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展品則包括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林中清代全部33位元台灣進士的拓片、大小金榜以及進士齒錄等史料,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展覽將於11月6日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