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福建省檔案局副局長、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福建省檔案局巡視員林真(中評社 張爽攝)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張爽)原福建省檔案局副局長、福建省檔案館副館長、福建省檔案局巡視員林真在“兩岸融合視野下台灣史論壇”上介紹了福建省檔案館館藏日據時期涉台檔案及其整理編纂情況,他表示,福建各地檔案館所收藏的涉台檔案文獻較為豐富,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與台灣相關問題與事情,但館藏涉台檔案在時間和內容上均有較大的不足。
林真表示,1895年日本侵占台灣後,以台灣為“南進”的基地,積極實施“對岸經營”。台灣總督府始終將福建作為其在華南擴張的重要據點和核心區域,1898年日本要求清政府發布“福建不割讓宣言”,將福建列為其勢力範圍,進行大肆的侵略擴張,擴大對福建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為因應台灣總督府的“對岸經營”,福建當局在處理涉台事務中形成了大量的檔案文獻,與此同時,台胞抗日志士在福建從事抗日複台活動,也留下了大量的檔案。這些檔案文獻對研究日據時期的台灣史、閩台關係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林真介紹,福建省各級檔案館館藏歷史檔案(即1949年以前)有近50萬卷,其大部分為民國檔案。民國檔案中涉及台灣的檔案近700卷,10000多件。從館藏地來看,主要分布於以下三個地區的檔案館:
一是省檔案館及福州市檔案館,這兩個檔案館收藏了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在處理閩台兩省在政治、經濟、文教、軍警等往來事務中形成的文書檔案。
二是閩南地區檔案館,如廈門市、泉州市、晉江市、南安市、龍海市等檔案館,這一地區是台民的祖籍地,也是旅閩台民的主要生活區域,其館藏涉台檔案主要是有關台民在閩生活、經商、抗日活動、閩台經貿往來,以及由此形成複雜交錯關係的檔案。
三是閩西北檔案館,如武夷山市、新羅區、連城縣檔案館,這一地區檔案館館藏主要是抗戰時期台民遷移閩北集中耕墾、生產生活,以及浙贛戰事爆發後台灣義勇隊轉移到閩西活動的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