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俄烏天然氣之爭想到中國糧食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09-01-11 11:12:39  


 
  筆者從俄烏天然氣之爭想到了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想到了圍繞糧食安全正在爭論的18億畝耕地紅線是否需要堅守的爭論。以茅於軾老師為爭論一方的人士認為,中國不需要保護所謂的18億畝耕地紅線,根據是中國已經解決了糧食安全問題。其中一個論點是,市場經濟會自行解決糧食問題,中國市場沒有糧食可以到國際市場進口,國際市場多的是糧食。也就是說,中國耕地不必為了生產糧食而保護,中國13億人口的糧食問題完全可以依靠國外、國際市場來解決。這次俄烏天然氣之爭使我們再次感悟到,把國計民生的東西寄托在其他國家是靠不住的。特別是有13億人口的中國。如果把13人的口糧寄托在國外,並不是一些人所說的只是非常個別的極端情況才會進口不來糧食,而是任何一個事件都會引發“斷氣、斷糧”。筆者從俄烏天然氣之爭中粗略歸納了一下如果國計民生的東西寄托在國際市場可能的影響因素。 

  政治可能成為首要因素。如果把糧食寄托在國外,中國的政治體制以及人權一直是西方國家挑刺的目標,可能導致以糧食為要挾,對中國提出政治上的要求。俄烏天然氣爭端的背後也有著深刻的政治原因。烏克蘭發生“顔色革命”後積極向西方靠攏,要求加入北約,而去年8月發生的格魯吉亞衝突更加深了兩國之間的裂痕。讓俄羅斯難以接受的是,烏克蘭對西方“投懷送抱”的同時卻享用著俄羅斯極為優惠的天然氣價格。 

  經濟貿易是最可能的影響因素。歐盟、美國一直在指責中國導致了世界貿易不平衡,甚至把金融危機的責任推到了中國身上,一直在強硬要求人民幣升值。我們不說是13億人口糧全部依托國際市場,就是有兩億人的口糧依靠進口,美國、歐盟將會把此作為籌碼要挾中國答應一切有利於其自身的經濟要求,那時,中國將哭笑不得。再者,無論經濟低迷或者高漲都將受制於人。經濟高漲必然價格上漲,百姓生活成本將增加甚至承受不了;經濟低迷時,出口國為了增加利潤肯定把目光盯在進口國必須接受的生活必需品上,通過提高價格,增加利潤是必然選擇。在俄烏天然氣之爭中,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公司至2007年底的債務總額已高達610億美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信貸融資更變得越來越困難,而油氣價格大幅下跌,也使其收入大幅減少。去年,俄售烏天然氣價格是每千立方米179.5美元,對東歐的標准報價是450美元。烏克蘭每年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500多億立方米,因此,提高對烏天然氣售價,俄天然氣股份工業公司每年將多增加數十億美元收入。 

  其他爭論可能殃及池魚。國際政治、貿易等爭端不斷,任何爭端都可能殃及到無辜的第三方。比如:俄烏天然氣之爭竟然將無辜的歐盟作為要挾對方的籌碼。一旦中國將糧食問題寄托在國外市場,不排除出現類似情況。 

  當然,戰爭、特大自然災害等極端情況自不必說了。 

  因此,俄烏天然氣之爭再次警告中國,13億人口的中國糧食安全問題必須依靠自己解決,依靠在國內解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絕不能動搖。(作者:餘豐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