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外交:少一些情緒多一些理性

http://www.CRNTT.com   2009-01-17 09:24:28  


 
           利益需求驅使兩國建交

  中美三十年前的建交舉動,乃至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和1972年尼克鬆(尼遜)訪華,都使中美雙方獲得了巨大的戰略利益,同時也使世界安全形勢和大國實力均勢為之一變。以基辛格當年的話來說,中美兩國打破相互隔絕的狀態,其意義可以與二戰之後的“馬歇爾計劃”以及北約成立相提并論。而就當前的國際格局和日益重要的中美關系而言,我們也許還可以對其意義給予更高的評價。

  但是,中美兩國當初走到一起,是因為受到各自利益需求的驅使,是兩相情願的選擇,而非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借助尼克鬆的訪華以及中美建交,中國逐步擺脫了國際孤立處境,其大國地位也獲得了世界的承認;同樣,借助於中國的合作,美國得以早日脫離越南戰爭的陷阱,并在冷戰中對蘇聯構成了更大的優勢。因此,假若美國也有飲水思源的傳統,那麼,尼克鬆和卡特之後的歷任政府,包括即將上任的奧巴馬政府在內,都應該常常想到那一段歷史及其延續至今的現實意義。

  可是,事實非如此。美國的黨派政治、兩黨輪流執政和利益集團的相互牽制,加上白宮領導人對中美關系的認知和態度因人而異,導致美國對華政策一直不够連貫和穩定。其結果是,每隔四年或八年,中美兩國都不得不重新認識對方,從頭再折騰和磨合一次。從美國的角度看,這種磨合過程的起點,不是追溯和緬懷歷史,更不是著眼於友誼、義氣和溫情,而是為赤裸裸的現實利益進行寡情寡義的鬥智鬥勇。這既是美國文化和政治體制使然,更是其利益至上主義所決定。

           少一些情緒  多一些理性

  在過去三十年對美外交中,中國不僅獲得了很多利益,而且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汲取了一些教訓,使得對外政策的形成過程變得比過去更加冷靜、理性、務實和有效。在向世界大國地位持續攀升的過程中,這是中國在外交上日臻成熟的重要標志。

  但也毋庸諱言,由於歷史的慣性作用,中國在與美國和其他國家交往時,在理性和感性之間還有分寸拿捏不當的缺陷。尤其是面對突發事件時,或者在雙邊交往中發生自己不希望看到的事態時,感性的反應依然容易多於理性的應對。例如最近這些年,當中國和其他國家發生糾紛時,政府思考的角度不是強調自己的國家利益受到損害,而是指責對方“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在國際交往中,一個國家經常認為感情受到傷害,部分原因可能是決策過程中摻入了情感或情緒的雜質,對某個國家或某位“老朋友”存有一廂情願的看法和期待。一旦事態的發展不如所願,政府和民衆就容易變得沮喪、錯愕和憤怒。假若決策過程從一開始就是現實的、務實、理性的,甚至是冷冰冰的,那麼,結果即便令人失望,也不至於引發群情激憤,官民都變得情緒化。

  在中美建交三十年之際,筆者且把上述感想作為一種另類的紀念。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