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鄧聿文:北方大旱亦有人禍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09-02-12 11:01:10  


北方大旱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訊/南方網今天載文“鄧聿文:北方大旱亦有人禍原因”,文章說,此次北方大旱雖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背後亦有人禍原因。全文如下: 

  中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雖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背後亦有人禍原因。

  據報道,在受灾嚴重的河南省汝陽縣內埠村主要灌溉工程的陸渾水庫幹渠,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一攤積水,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經堆滿垃圾的毀壞水渠是當年花巨資修建的灌溉設備,很多都廢弃了,難以發揮作用。像這種花巨資修的灌溉工程,因長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廢弃,關鍵時刻不能派上用場的情况,在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只一例。與此相反的是,目前全國一半以上的耕地沒有水利設施,主要是靠天吃飯。而我國農業又仍然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實際上等于將十分寶貴的水資源讓大氣給蒸發了。

  我相信,上述兩種情况,也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這是一種體制問題而引起的缺水,我把它稱爲體制型缺水,以區別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資源型缺水和因水質污染而導致的水質型缺水。

  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節水、治污、調水等水資源配置措施不僅帶來水資源供需關係的調整,更帶來經濟利益關係的調整。由此出現的水資源供需矛盾,也不僅僅在于水資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們自身在水的利用與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以往我國水資源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中央和地方之間,以及各種利益主體之間的經濟關係缺乏明確界定,從而導致水資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利用。

  體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乾旱地區缺水乃至糾紛的主要原因。作爲一種具有“公地悲劇”特性的商品,當水變成一種稀缺資源後,在現行的水資源開發管理體制下,人們就會對水過度使用,侵占和浪費水資源,幷由此導致河道斷流、水質污染、環境惡化等外部不經濟情况的出現。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