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應創新發展模式拓展新增長點

http://www.CRNTT.com   2009-03-09 12:04:48  


 
           一,發展小吃行業和小商品行業 

  前一段時候我去了台灣,很欣喜地看到那裡的人敢想敢拚。現在全球經濟轉差,但台灣人體現出拚搏精神,勇於面對失業問題。台北士林夜市和西門町發展得紅紅火火,沒有特別技能的基層人士,放下身段,到士林夜市去闖,去搞飲食,去西門町製作販賣手信,殺出一條謀生的血路。據說台灣賣的鴨舌頭,一年就有二億台幣產值。 

  不要小看小吃和攤檔擺賣,這些行業可以容納很多港人就業,還可塑造香港的特色手信。像很多外國遊客去台灣,其實並不是為了去住高檔酒店或其他高檔享受,而是為了領略當地的小吃文化和其他風土人情。因此,香港應考慮調整有關行業的規管政策,過去嚴緊的做法可以重新考慮,鼓勵發展大眾商業和特色商品,放手讓市民自己去發展,或能創出一番新天地。 

  像台北的士林夜市、西門町和鴨舌頭,香港過去也有類似的地方,如避風塘、大笪地等,只是失落了。政府可以成立一個管理委員會,規劃一些地方,讓一些人士經營他們的拿手本領。比如設立一個區,主力推廣特色小吃,或是設立香港特色美食一條街。管理委員會可以舉辦富有香港特色的小吃比賽,去評選一些已經失落的香港老小吃,打響招牌。如此,政府想基層市民所想,給政策,解難處,不一定要出錢,但一樣能幫到基層就業。 

          二,向中產人士提供幼兒託管服務 

  在香港,中產人士是一個納稅多、負擔重、壓力大的階層。在金融海嘯衝擊下,中產階層備受經濟壓力。過去中產人士請外籍傭工照看孩子和家務不成問題,但現在一份工都難保,失業惟有辭掉傭工。中產階層的特點是埋頭做事,不會出聲,政府應多點理解他們的窘境。比如,能否提供幼兒託管服務,和中環等商業區的學校以及慈善機構合作,提供下午四點半到晚上八點半的託兒服務,解決中產人士的困難。 

          三,鼓勵大學畢業生北上開拓事業 

  目前社會焦點轉向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許多人擔心畢業即失業。對此,特區政府不僅要積極在香港創造職位,還要想辦法幫助大學畢業生“眼光向北”,尋求工作機會。 

  目前特區政府針對學生就業已提出一些措施,包括提供一個月五六千元津貼的實習計劃等。但可能學生感覺措施未如理想。因此,政府不單是提供就業,首先還要多辦講座,進行就業形勢及就業方向輔導。特別是鼓勵北望神州。所謂“馬死落地行”,香港大學生一樣不例外,要學會自立、自強,適應在艱苦環境中成長。 

  其次,特區政府應利用珠三角緊密協作的關係,協助大學生到內地,可請中資機構向他們提供培訓鍛煉機會,進而協助他們到深圳,到廣東,再到內地更遠的城市尋找新工作,開拓新事業。大學生是初生牛犢,有夢想有闖勁,相信有不少人一定可以在欣欣向榮的內地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