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思想者論壇:胡六點牽動台灣政局

http://www.CRNTT.com   2009-04-02 08:24:17  


 
        胡錦濤講話正視民進黨的存在總是一個新的開始

        但對於綠營支持者的理解不夠

  第二,“胡六點”的陳述中看到了民進黨的存在。在兩岸的互動上,民進黨這幾年來一直反對大陸以政黨的對話(國共論壇)取代政府間的協商的做法。國民黨執政之後,大陸的這種做法依然沒有調整。胡錦濤雖然在六點意見中正視了民進黨的存在,但是在做法上,還是把國民黨當作主要的對話對象。

  胡錦濤雖然講了正視民進黨存在的話,但是民進黨感受到的善意,還不是很多。民進黨的存在並不代表祇是民進黨,它背後還有一個台灣社會結構,也就是支持綠營的群眾基礎,這些支持者的政治認同是台灣意識或台灣認同。北京方面對這些人還需要用心去體會和理解。因為台灣跟大陸走過很多不同的路,有很多不同的歷史際遇和不同的歷史情感。所謂台灣意識的內涵究竟是甚麼?如果北京祇是把它理解為很單純的鄉土意識,其實是簡化的錯誤。

  就好像最近看到電影《海角七號》,大陸有些人會把電影中殖民時代留下來的東西理解為皇民思想,這與台灣民眾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對《海角七號》的文化定位為皇民思想,可能真的是對於台灣被殖民的歷史不瞭解。
因此,我認為,重視民進黨的存在,正視民進黨的社會基礎,以及進一步理解支持台灣認同、台灣意識的群眾,北京方面需要多一點用心。大陸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做法。我覺得,具體做法並非祇跟民進黨對話,對話的背後還要有一些理解,現在這個理解還不太夠。

          在“中華民族”情感問題上  

          兩岸存在一些結構性的差異

  在“胡六點”中,一中框架的核心主張很清楚,兩岸文化的認同、經貿交流的利益反而比較不突出。但是,我覺得,胡錦濤先生必須面對一個很基本的問題,即兩岸之間,到底有沒有辦法找到一個共同點。“胡六點”的一中框架,連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和九二共識,都限縮了詮釋空間。

  “胡六點”中有關中華民族的提法,雖然在某些人眼裡是一個很嚴肅的歷史使命問題,可是在兩岸之間有些差異。台灣經過民主化之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可能更堅持民主的價值、多元社會的價值。以中華民族為名的中國民族主義,帶有強烈的集體情緒,但是,台灣的年輕人,感受並不那麼強。

  我知道,這個問題在大陸的感受很強烈,大陸還常常以這個理由作為一個外交籌碼,聲稱這是紅線。兩岸之間的落差是,一邊談的是民族血脈,一邊談的是民主價值;一邊談的是一元的民族主義,一邊談的是多元社會的價值。我覺得,大陸對兩岸這種結構性的差異,可能還沒有很強烈的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