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近代中國企業家留下的精神財富

http://www.CRNTT.com   2009-05-03 12:16:55  


張謇(1853-1926),近代著名實業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
 
           四種人之於中國現代化


  中國歷代將人分為兩類,即治人的官與治於人的民。官是統治階級,細分為皇親國戚等食利者,和文臣武將等管治天下者;民是被統治階級,有士農工商之別。仿此,我將現當代中國社會大體分為四種人:掌權者、知識分子、工農勞動群衆和企業家。這四種人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關於掌權者。從古至今,他們在中國都是言說最多的。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家譜”,帝王將相從來是中國歷史的主角。“歷史”等於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所謂“名垂青史”,包括流芳千古,甚至哪怕是遺臭萬年;出將入相則是中國人的夢想。這種對掌權者即權勢的崇拜,“古已有之,於今為烈”。主旋律的央視久播不衰的古裝電視劇,從秦皇、漢武到武媚娘、慈禧太後,對帝王的鐘情是最能說明問題的。統治者的社會地位,一直是最高的,從秦始皇時代的“以吏為師”,到“文革”時期的“四個偉大”,特別是“君師合一”的偉大領袖兼偉大導師,對權勢者的崇拜確實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中國古代是“無官不貴,無役不賤”(明末邱園《黨人碑》);如今依然是“官本位”,而且地方掌權者的權勢大大超過古代的朝廷命官,可以任命下級官員(因此才有地方上的買官賣官案),可以征地賣地,可以批准開建大型工程……這種“官家主義”是中國傳統、中國特色,我看它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負面的。

  關於知識分子。他們有一定的話語權,他們中的先知先覺對於推動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發揮過啓蒙作用,比如19世紀的王韜、嚴複等人,後來的梁啓超、胡適、顧准。在近100年來,他們中一些人堅守良知,冒死陳言,呼籲變革現實,遭到了掌權者嚴酷的打壓。與盧作孚等衆多歷次運動中枉死的企業家不同,知識分子因為有一定的話語權,或自訴冤抑,或有感於物傷其類,1978年之後已有不少歷史紀實和文藝作品,為知識分子的遭際鳴不平。比如寫反“右派”的就有電影《牧馬人》、《天雲山傳奇》、《芙蓉鎮》等,還有陳寅恪熱等。盡管還感覺說得很不够,但平心而論,知識界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大有疑問的。康有為狂妄自負,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魯迅洞察人的“劣根性”,燭照中國歷史的黑暗和現實的陰險,對我們知人論世有很大的幫助,但他多疑善猜、絕不寬恕的性情,對蘇俄模式的推崇以及對民主的避忌,隨著時空的轉換,負面的影響日重。近60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借用專欄作家刀爾登的概括來說,他們中大多數是“進則虎倀,退為犬儒”,應該感到羞愧。

  關於工人農民。由於缺乏獨立思考的知識儲備和社會見識,感性多於理性,往往成了被掌權者利用的工具。慈禧太後看到工農民衆與洋人不共戴天的“愛國主義”熱情,覺得“民氣可用”,便將“義和團”合法化,希望借助他們打敗洋人。“文革”中的所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所謂貧下中農手上的老繭就是上大學的“資格”,什麼“工宣隊”、“貧宣隊”、“軍宣隊”占領上層建築,都不過是利用工農兵打壓政敵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政治謀略,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造成了嚴重傷害。因此,鄧小平在撥亂反正過程中才提出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