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承認市場經濟地位不是天上掉餡餅

http://www.CRNTT.com   2009-08-02 22:02:21  


  中評社北京8月2日電/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7月28日在華盛頓閉幕,美方承諾為美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提供便利,願與中方加強合作,爭取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東方早報發表復旦大學金融學博士陸志明文章表示,所謂市場經濟地位,主要是指某一國家或地區主體經濟體制,企業生產與銷售活動,以及產品價格均由市場決定,貨幣在相當程度上能夠自由兌換;而與之相對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則指那些實行公有制和計劃經濟、企業的生產銷售活動和產品的價格由政府決定,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對於某一國是否符合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國際上已有公認的一般通行準則,在這一框架計算下,市場經濟地位國家的臨界值為60%,及格線以上即為市場經濟國家。

  此前國內已有相關方面的研究,按照這一國際通行框架計算,《2003年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得到中國的總體市場化程度為69%。此後數年間,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如今中國的總體市場化得分應該較2003年更高。客觀而言,中國早已成為市場化國家中的一員。

  但是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尤其是中國的貿易對手國,為了取得在經貿往來糾紛談判中的優勢地位,多年來雖然一直沒有否認中國是市場經濟國家,卻也未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如歐盟自1998年以來,將我國從非市場經濟國家中删除,但對我國出口產品的企業是否符合市場經濟地位進行個案處理,又制定了不同於一般市場經濟國家的標準,如有足夠證據證明,企業有權根據市場供求情況決定價格、成本、投入等,主要原材料價格能反映其市場價值;貨幣需按市場匯率計算等等。

  長期以來的非市場經濟地位,造成了中國在解決國際貿易爭端,特別是訴諸WTO仲裁方面的極端不利局面,如企業被調查反傾銷時,不能按市場經濟標準對企業實行零關稅,而是將關稅加倍;出口貿易要借助所謂與中國類似的“第三國”價格作為比較;導致因為產品價格低而不被尊重,讓美國輕易對我國企業採取經濟制裁。實際上,這樣的第三國往往由發達國家說了算,如人力成本超出中國多倍以上的新加坡,也曾被作為與中國生產成本相近的“第三國”。

  文章認為,美國承諾加快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確認,是一個積極信號。如果美國能夠兌現承諾,那麼這無疑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功,中國在國際貿易糾紛中將能以自己真正的經濟成本和狀況進行申訴。此外,考慮到美國承認的示範效應,其他國家與地區極可能會相繼認可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當然,美國目前僅僅是給予了承諾,其間極可能出現眾多不盡如人意的反覆。

  首先,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恐怕尚需經過美國國會的審議。美國國會是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可能會直接影響到美國國內相關經濟部門的利益,代表這部分利益集團的議員必然會在國會提出異議。

  而為了贏得選票,共和黨與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勢必在這一關係到美國切身經濟利益的問題上,展開曠日持久的爭論。即便這一行動不能改變確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趨勢,但也極可能大大延緩這一結果的到來,這對中國而言也意味著重大損失。

  其次,即便美國最終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與美國的經貿往來就此一帆風順。事實上,即便是同為互認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之間,貿易壁壘、貿易糾紛也同樣層出不窮。如歐盟對美國微軟公司的反壟斷調查、美國對來自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貿易限制與報復等等。中國獲得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地位確認僅僅是個開始。技術壁壘、環境保護壁壘等新型經貿限制糾紛尚有待中國去解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