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兩岸縮短感情差距 無法再迴避

http://www.CRNTT.com   2009-09-18 11:09:16  


質樸的親情遭受刻意的冷遇,令人難以釋懷。
  中評社台北9月18日訊/“兩岸關係最近氣氛變得消極,的確已顯示出這一年多來,兩岸關係雖然表面熱絡,卻因缺少了縮短感情距離這方面的努力,兩岸關係脆弱的一面已開始浮現。對台灣方面而言,過去那種先經濟後政治的策略,顯然已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如何重塑兩岸願景,在縮短兩岸感情差距上做出更大努力,已到了無法再迴避的時候。”文化政治評論家南方朔今天在《旺報》登出文章,指出“兩岸下個挑戰:縮短感情差距”。文章内容如下:
 
  無論個人或群體,有些話都不方便明說,只能用很迂迴的方法來表達,這也是人或群體在互動時,不能只顧自己人講話,也要用心去聽別人或別的群體迂迴表達過來的態度。只有用心去聽,真正的對話和溝通才有可能。 

         政治干擾 方向嚴重扭曲 

  最近,台北聽奧閉幕,大陸代表隊手拉“台灣災區同胞加油”的布條出場,得到全體參賽選手及觀眾的鼓掌。大陸代表隊這個極有意義的動作不可能是臨時想到的,他們的這個動作其實還充分顯露出了大陸方面對台態度裡的微妙心情。 

  在過去1年3個月裡,兩岸關係不能說沒有長足的進展,但若我們不是一廂情願的自我中心主義,就會發現到目前的兩岸關係由於被台灣內部政治所干擾,因而在方向及發展路徑上被嚴重扭曲。 

               柔性勒索 兩岸互信缺乏 

  (一)台灣的馬政府由於型構不出自己的兩岸願景,只片面相信國民黨執政不會在兩岸問題上挑釁,這是符合北京目前的需要。由於有著這樣的認知,馬政府遂只會根據自己的利益不斷開支票要北京兌現,若支票能兌現就代表大陸有善意,若不能兌現就說是傷害台灣人民感情。這是一種“柔性勒索”,當馬政府壟斷了善意的定義,大陸無論做什麼都被視為“應該”,而得不到感謝,當然更不可能增進兩岸的感情距離。兩岸若不能縮短感情距離,當然不可能形成最重要的共識,目前這種相互猜疑的局面就不可能改善。大陸有些人認為台灣只要人民幣,對兩岸互信問題毫無興趣和意願,這種說法不是全無道理。 

             參與救災 縮短感情距離 

  (二)因此,大陸方面對增進兩岸感情已愈來愈覺得重要。大陸川震時,台商及台灣人民勇於捐輸,慈濟甚至深入災區救災與協助重建,這有助於大陸人民對台灣產生好感,因而當台灣水災,北京方面即殷盼能夠回饋答謝,認為若能參與救災與重建,必有助於雙方感情距離的縮短。但非常可惜的是,由於馬劉政府的無能及畏首畏尾,大陸方面的這種善意全都被糟蹋了,再加上達賴事件,北京對馬劉政府的失望可想可知。 

            北京懊惱 錯過救災重建 

  兩岸關係由於有長達一甲子以上的內戰、冷戰與冷和過程,任何人皆知道它不可能急。儘管不能急,但在兩岸和平發展的這個時代,兩岸互動卻不能沒有長程的方向性。而要論方向性,則雙方感情距離的縮短乃是前提,否則兩岸再多的經貿交流、再多的採購團也都無助於互信與共識的形成,大陸聽奧代表隊會拉“台灣災區同胞加油”的布條,已充分顯露出它對縮短兩岸感情距離的重視,以及錯過參與水災救災及重建的懊惱。 

               達賴事件 大陸警惕反省 

  就兩岸交流的大形勢而論,人們千萬不能低估了水災及達賴事件對兩岸關係的破壞。根據個人所知,這兩起事件已使得北京方面對台灣當局的態度多了一些警惕與反省。兩岸關係不能只侷限在經濟的層次,共同善意的追求和感情距離的縮短,已到了必須有所規劃的時候了。 

  也正因為有了“八八水災”及達賴事件的刺激,有關ECFA的問題遂多了額外的枝節,縱使到現在,台灣官方仍一廂情願的在推動ECFA,希望今年底、最遲到明年初能夠簽訂。但北京方面則因水災及達賴事件,已開始對台灣官方的誠意產生疑慮,對ECFA的態度也轉趨消極。由於ECFA的步調轉趨緩慢,台塑集團也開始變得緊張。 

                缺乏感情 兩岸關係脆弱 

  儘管目前北京方面的動向猶未可知,但由兩岸關係最近氣氛變得消極,的確已顯示出這一年多來,兩岸關係雖然表面熱絡,卻因缺少了縮短感情距離這方面的努力,兩岸關係脆弱的一面已開始浮現。對台灣方面而言,過去那種先經濟後政治的策略,顯然已到了難以為繼的程度。如何重塑兩岸願景,在縮短兩岸感情差距上做出更大努力,已到了無法再迴避的時候。感情是共識與互信的基礎,也是兩岸持續互動的保證,這事已必須開始做出規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