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社保新政:轉變增長方式必由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09-12-23 09:26:04  


 
                    “社保新政”穩定就業局勢

  文章指出,在此次金融危機期間,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特點:世界各國社保資產受損巨大,失業持續攀升;而中國社保資產受損最小,新增失業數量卻世界最大,占全球新增失業人口的一半。中國政府及時推出“社保新政”,首次將社保作為一個反周期手段,緩解了企業經營困境,減輕了企業負擔,穩定了就業局勢,社保覆蓋面迅速止跌回升,為穩定社會做出了應有貢獻。

              第一,金融危機未明顯傷害到社保

  首先,中國養老基金幾乎沒有任何損失,成為世界各國養老基金損失最小的國家之一。從基本保險制度來看,五險基金毫發無損,這無疑得益於中國基本社會保險制度統籌層次很低、保險基金以銀行協議存款和購買國債為主的落後的投資策略的結果;從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來看,它也是世界受損最小的補充養老基金之一,這得益於兩方面原因,即投資股票的比例低於基金淨資產的20%,各個企業年金提供商在此次金融危機初露端倪時反應敏捷,動作迅速,清倉及時;從“主權養老基金”(SPFs)來看,中國的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收益率為-6.79%,成為全球11只主權養老基金中損失最小者,這既得益於保守的投資策略,又得益於決策者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決策。

  其次,中國失業人口達2500萬以上,其中絕大多數為農民工。此次金融危機中,發達經濟體金融業裁員較多,占失業大軍的比重明顯高於以往;而中國金融業幾乎毫發無損,高級白領和專業人士沒有出現大規模裁員現象,但由於外需導向型經濟的明顯特點,國外訂單大量取消致使珠三角和長三角外向型企業農民工大規模返鄉。農民工失業的統計數據說法不一。2009年2月的一個官方數據認為,在1.3億“外出農民工”中有2000萬農民工失去工作和中斷就業,即高達15.3%。但是,1.3億“外出農民工”這個數據顯然低估了: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中流動人口就已達1.47億;從2009年3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抽樣調查數據看,在全國2.25億農民工中,“外出農民工”數量為1.4億人,本鄉鎮以內的“本地農民工”數量為8501萬人;如按前述15.3%計算,“外出農民工”失去工作的數量應為2141億人,據報載,2009年春節前僅廣東省東莞市就有600萬農民工無工可打,提前返鄉。因此,如將“本地農民工”的因素考慮進來,2009年2月在金融危機中農民工失去工作和中斷就業的數量大約不少於2500萬。

  最後,基本社會保險參保人數明顯減少。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參保人數明顯減少:2009年1月養老、醫療、工傷3項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2008年底減少23萬、51萬和203萬人,成為近幾年覆蓋面連續擴大以來首次下降。在沿海外向型經濟發達地區,農民工出現返鄉高潮,退保和斷保使農民工參加養老、醫療和工傷三項保險人數分別減少93萬、68萬和137萬。由於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繳費困難企業增多,社保基金徵繳出現較大困難,加之失業人數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受到較大影響。

             第二,“社保新政”參與政策組合拳

  首先,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中國政府首次將社保政策作為一個反周期手段。與財政政策和其他經濟政策一起,社保政策為保增長和促就業做出了貢獻。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政策從未進入經濟宏觀調控一攬子計劃,而僅被視為解決“社會問題”的一個常規手段和維持“社會穩定”的一個閥門;但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社會政策首次被納入解決“經濟問題”的視野,社保制度被置於“擴大內需”的位置,社保因素首次被大規模普遍運用,這是一個重大轉變(尤其與1997-1998年金融危機相比)。這個重大轉變不僅是一次觀念上的重大飛躍,也是一次抗擊金融危機的成功實踐,為今後中國政府應對金融危機積累了寶貴經驗。

  其次,面對金融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衝擊,中國政府及時調整制度參數,推出“社保新政”。“社保新政”的主要內容是調整參數,其目的在於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維持收入水平和就業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金融危機的影響。“社保新政”的具體措施包括“5緩4減”,即實行有彈性的社會保險繳費政策,對受金融危機影響暫時無力繳費的困難企業,允許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5項社會保險費,緩繳期為2009年之內,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允許困難企業階段性降低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期限最長不超過12個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