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的另一半人口紅利

http://www.CRNTT.com   2010-01-25 08:27:47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經歷一個特定的人口轉變時期,消耗掉過剩勞動力,隨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比如用技術替代人工,用資本替代勞動。這不是壞的轉折點。人口紅利消失也不意味著經濟增長源泉也會消失。

  文章稱,我們有兩種人口紅利,或者我們的第一次人口紅利和第二次人口紅利。第一次人口紅利是,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的增加產生的人口勞動力的供給充足和高儲蓄率。這是人口轉變早期出現的現象。當這部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之後,在治理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還會產生、製造出第二次人口紅利。第二次人口紅利是,繼續利用人口轉變造成的人口年齡結構的特征。比如說在老齡化的情況下,如果養老保障制度是有理由積累的,高儲蓄率將得以保持;如果我們有好的健康保障、好的教育水平,社會勞動年齡、退休年齡可以往後推延,保持勞動力充足。另外,還有勞動力市場的改進等很多有挖掘潛力的第二次人口紅利。這是指人口轉變到特定階段仍然可以有人口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原來意義上的第一次人口紅利其實只用了一半,也就是說至少還應該有一半的潛力可供挖掘。中國人口紅利的具體體現,是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轉移,這個轉移形成了中國的民工潮,推動了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這是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速度推進,這來自勞動力的流動和流動的穩定、持久、固定化。這是我們創造的具體的人口紅利的表現。流動相對穩定之後,流動人口的收入增長、消費擴大,及對城市基礎設施需求的增加,包括勞動力供給的增加、人力資本貢獻的增加等等各方面因素,這是人口紅利的具體實現。

  過去30年裡,中國城市化每年的增長速度是3.2%,不是城市人口的增長速度,而是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是每年3.2%。過去20年裡是每年2.9%,過去10年又回到3.2%。按世界標準說,中國的年平均城市化率增長速度應該是0.8%到1.6%,也就是我們過去的城市化速度是超常規的,這個速度我們未來不一定能保持。

  與此同時,我們的人口結構在變化。城市的勞動年齡人口不增加了,到了2015年前後,農村的勞動年齡人口也不再增加了,城市化的速度就不會快。但城市化仍然有潛力,因為到目前為止46%的城市化率是用統計上的常住人口達到的,也就是說農民工進城工作超過6個月記錄下來的。46%的城市化率和33%非農人口化率比較,中間有12個百分點的差距。只有在33%變成46%以後,我們城市化的速度才真正符合城市化的要求。農民住進城市後,如果他們沒有成為市民,那他們對養老保障制度的貢獻就幾乎為零,同樣,他們對城市基礎設施、城市建設的需求的貢獻也將被大大低估,他們轉變生活方式對消費的拉動、對勞動力素質的貢獻也沒有發揮出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