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後女性主義藝術”的意義政治

http://www.CRNTT.com   2010-02-05 00:18:07  


 
  酷兒文化意義政治中的人性掙扎來自於性別文化的對峙與整合。在男性話語權為主導的社會中,處在性別政治的劣勢地位的女性歷史與現實的身份問題,一直是困擾著女性在社會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話語權的問題。於是中國女藝術們試圖通過建立跨性別的文化建構主義的藝術文本,並形成強有力的政治發聲系統。其中,女性的身體虛擬歷史上男性領袖的身體,使解構與建構成為同一性的權力話語。特別是將女性的發式裝飾在男性領袖人物身上細節的真實,製造一起性別誤讀的政治波普藝術。讓觀眾在輕鬆與調侃中體味作者的政治、文化的傾向性,體察作品中呈現出令人震撼而又意味深長的跨性別的領袖身體文化。強烈的話語權的現實意義在於讓女性同樣具有男性氣質,並且實現“軀體的最強者同時也就是這個空間的統治者”②的政治宣言。

    中國女性主義藝術中性別整合中的非女性氣質,向來自權力結構中的男性統治的挑戰。在人性的戰爭中,性別政治一直是人性中最尖銳的、最殘酷的文化衝突的代碼。如沿用了幾千年的公共廁所的男女符號,已成為跨地區、跨民族、跨國家的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同時它也成為格式化的政治標簽與文化標簽,統治著兩性的文化生活。因為性身份被格式化的庸常性,使我們循規蹈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成為自己統治自己的工具。而性身份被格式化的技術性,又使自己的行為規範成為統治他人的工具。性身份被格式化最終導致著兩性的對峙,並由兩性對峙引發的兩性文化的戰爭。舊體制下的父權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性政治,女性一直是受壓迫的對象。中世紀的歐洲女性只能穿著被鋼絲圈固定的裙子,同時也被社會倫理固定在家庭裡,不能參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活動。

    所以今天公廁的女性符號依然是裙裝的女性符號,性別歧視已成為人類生活淺意識的性別政治文化。而性身份的虛擬性,恰恰從工業文明開始的性別分工的解構帶來了性別的解放。工業文明下的跨性別的文化表演已成為了一種可能。但是工業文明帶來的負面是人的異化。人成為了工業文明生產出的物欲主義的鏡像。審視鏡像文化中的人類活動不難發現,虛擬的身份無法返回人的本質的真實。然而,鏡像文化作為真實的幻影,或者是誤讀,成為物與物之間難以分割的而又荒誕的遊戲。同樣,作為藝術媒介的金屬鏡面,由流行的公廁男女符號格式化後的鏡像文化,將人性掙扎的文化切片的重組,傳遞出金屬文化質地的擲地有聲與金屬情感叩天無情的金屬時代的挽歌,於是我們看到了在古老性別符號中,工業文明的鏡像折射出性別文化的不確定性、表演性以及資本市場的詭密性、冷酷性的的現代工業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