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共資源均等 化解城市化困境的根本

http://www.CRNTT.com   2010-02-21 08:54:39  


 
  自然人口的流動有著內在規律性,公民的選擇有著趨利避害性。在存在著城鄉、地區巨大差別的情況下,就算因戶籍的差別而無法實際上與“當地人”平等,人口的流動仍然難以阻擋。只不過以前的“打工賺錢,回家過年。今年上海,明年珠海”現象已經發生變化,非城市戶籍人口已經開始追求城市戶籍,追求與當地戶籍人口一樣的經濟社會待遇,開始在城市買房、買社保,開始讓子女在城市入學,等等。雖然能夠取得城市戶籍的人數還是很少,但畢竟有了開頭。

  一個城市對於人口的流入,有著必然的承受極限。那就是城市的基礎設施如交通、環境、公共服務。人口的過度擁擠,城市的負效應就難以避免。而且,城市對於就業人口的需求也因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從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自主選擇看,應該能夠自動解決問題。但因為城鄉之間的現實差距,人口向大城市流動仍然不可避免,市場本身也無法解決此問題。

  正如“北京最缺‘簡單’體力勞動者”一樣,其它城市也面臨類似問題。因此,需要客觀地看待大城市的人口問題。一方面,城市的人口承載量跟城市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服務效率有關。如果能夠完善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功能,提升管理和服務能力,人口的承載就有提升的潛力。另一方面,專業化的“簡單”體力勞動力市場建設尤為關鍵。需要以市場建設,以專業化、高效化來推進就業人員技能、技巧的提升,並促進城市人口結構的優化。

  文章指出,公共資源均等化才是系統解決“城市化”問題的根本途徑。公共資源均等化意味著公共資源在地區、城鄉之間的公平投放,不同地區、城鄉的公民享受公平的公共資源如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享有了公平而均等的社會待遇,公民就不會只有“華山一條路”,就不會只有“進入城市”一個選擇。人口的流動就能夠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趨於平衡,大城市“問題”自然能夠逐步得到解決。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