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北大醫院教授熊卓為之死

http://www.CRNTT.com   2010-07-08 12:02:37  


 
生命最後時刻的羅生門

  1956年出生的熊卓為於2004年3月以澳籍華人身份,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研究所任研究員、教授。

  2006年初,熊卓為因腰腿疼痛,到北大醫院門診接受保守治療。1月18日,其X光檢查結果顯示:腰椎骨關節病、腰4-5椎間盤病變、腰4Ⅰ度滑脫伴峽部裂。同天,骨科主任李淳德給熊卓為開具了住院治療通知單。

  1月23日,熊卓為入住北大醫院,醫院為熊卓為行腰椎管減壓,椎弓根釘內固定、植骨融合術。李淳德事後稱,手術很順利。

  術後第三天,李淳德因臨近春節放假回家,醫囑熊卓為下地運動。

  術後第六天,2006年1月30日中午12時,臨時醫囑單顯示,給予吸氧6小時。

  其時,醫院住院病歷載明:22時10分,熊卓為下床活動後10分鐘,忽感頭暈,摔倒於地,惡心嘔吐,血壓、脈搏測不出。22時15分,熊出現呼吸困難;22時16分,熊精神煩躁,口唇青紫,有瀕死感;22時17分,熊無自主呼吸,無神志,醫務人員立即請麻醉科緊急插管,同時施行心肺複蘇,心前按壓,並將熊送入重症監護病房。22時40分,熊突發嚴重呼吸困難,對其進行胸外按壓,無自主心率與血壓,多次給予腎上腺素,未改善,繼續積極搶救。

  病歷記錄顯示,2006年1月31日,經心內科、心外科及阜外醫院會診,決定在體外循環下行開胸探查術。待普外科手術結束後,常規關胸、術外循環維持不滿意,患者各臟器無技能恢複表現,家屬同意放棄搶救。

  北大醫院對此事的官方回複稱,術後第6天熊卓為在病房突然跌倒,在醫院二綫值班的主治醫師劉憲義接到骨科病房護士報告後立即趕到病房。麻醉科和心內科值班醫師接到通知後也在5分鐘內趕到病房。為幫助患者恢複心跳,他們邊為患者做心外按壓,邊把患者緊急送往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此後骨科、心內科、心外科主任都相繼趕來參與搶救,時任院長也親自坐鎮。搶救從當晚9點多一直持續到次日淩晨5點。

  據病歷記載,當天參與搶救的專家有:朱天岳教授(原骨科主任)、丁文惠教授(大內科主任、心內科專家)、王東信教授(麻醉科主任、ICU專家)、李岩主任醫師(心外科副主任)、劉憲義副教授(當時的骨科主治醫師)、於崢嶸主治醫師(當時的骨科住院總醫師)、洪濤教授(心內科副主任)、趙峰教授(心內科副主任)、趙明輝教授(腎內科主任)、章友康教授(當時的北大醫院院長),還有應患者家屬要求請來的阜外醫院兩名院長以及北大醫院相關輔助科室多人。

  王建國告訴本刊記者,1月30日當晚妻子熊卓為在病房急救時,他亦在現場。他稱,最早趕過來的是主治醫師劉憲義,還有當時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證的於崢嶸。“時間就是生命,但是在最為寶貴的搶救時間里卻是由一個未取得執業醫師證的學生在給我太太做心肺複蘇。”此次訴訟涉及“非法行醫”者包括於崢嶸在內,共有3人。

  北大醫院以“常識”先後作出回應:“試想一下,如此重要的病人,又是我院自己的職工,怎麼可能是‘三個學生’在搶救。”“如此強大的搶救陣容,在北大醫院歷史上也是少有的。‘三個學生’當然也參與了搶救,但搶救的主角怎麼可能輪得到他們!”

  北大醫院也並不否認心肺複蘇搶救在病人瀕死時候方才進行,真正有效時間很有限。“之所以要為熊老師進行如此長時間的搶救仍不放棄,是由於家屬王建國的堅持以及其他人為因素的幹擾所致。”

  王建國亦以“常識”反駁:“我當時的身份是一個不懂醫學的病人家屬,跟著進了手術室兩分鐘後就被趕了出來。妻子有生命危險,我怎麼可能有權利、有心情對醫院的急救進行幹擾。”

  死者熊卓為的臨時醫囑單上記錄:1月31日上午3點30分,屍體處理一次;《死亡志》記錄:患者於2006年1月31日4時50分搶救無效,宣布死亡;熊卓為的心電圖上,心跳呼吸停止時間為6點53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