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破解宏觀調控的“兩難”

http://www.CRNTT.com   2010-07-08 07:55:13  


 
  其次,廣義上,政策制定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各方利益博弈的過程。毋庸諱言,在中國這個整體利益之下,國內各階層、各地區、各行業都有各自局部利益,並且也都試圖對政策的最終形成施加影響。在劉樹成教授所列的六對“兩難”中,房地產調控和經濟增長之間如何平衡、人民幣匯率調整與出口企業之間如何協調便突出反映了這種利益分歧。

  最後,長期以來,中國經濟政策目標非單一化的傳統加劇了“兩難”之間的衝突。在一些實行單一目標制的國家,比如新西蘭,央行行長只需對通脹負責,通脹上去了便自動請辭,因而是不會有“兩難”困擾的。但對於中、美這樣的超大經濟體,經濟問題早已不單純是經濟問題,即便知道經濟增長(就業)與通脹之間是一對矛盾,仍希望最大限度地做到兩全其美。當然,在實踐中,兩者之間總會存在時間差,高明的管理者實現“時間套利”或許並非完全不可能。

  而這又回到一個古老的話題:宏觀經濟管理,到底是藝術還是科學?如果是一門藝術,那麼,理論上只要找到一位大師來操刀即可。問題是,這樣的大師真的存在嗎?人們曾經以為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配得上這一榮譽,但次貸危機的爆發卻使格老跌落神壇。

  而如果我們將它看成一門科學,事情就好辦多了,對於多數“兩難”,只需遵循一些公認的原理或規律即可。因此,要解決“兩難”,說難也不難:一是要抓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並將清晰的政策信號傳達給公眾,避免對政策的理解出現分歧和混亂;二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防止政策大起大落,並為政策留有應變和調整的餘地;三是當少數人與多數人利益發生衝突時,要有所取舍,堅持以保障最多數人的利益作為政策出發點。

  文章指出,對於“兩難”問題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兩難”是根本衝突的,必要時只能“舍魚而取熊掌也”;有些只不過是遠期與近期目標的差異,從一個總的時間軸來看,“二者得兼”並非就不可能;但也有一些“兩難”,如關於經濟刺激政策如何進退,由於對未來缺乏足夠信息,倉促取舍風險過高,目前只能多觀察觀察再下結論。

  比如,經濟政策應當從緊還是繼續寬鬆?不同學者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作為肩負13億人希望的政策制定者,“賭一把”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是在保持政策連續性的同時,對各種可能發生的風險未雨綢繆,以策萬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