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今天您施密特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9-02 09:21:09  


 
  其實,把施密特的邏輯推到極致,就是暴君或者暴民可以任意指定“敵人”、捏造不存在的“危險”、繼而以“決斷”的名義實施暴政,而這正是施密特能成為納粹法學家的原因,也正是納粹極權悲劇的邏輯鏈條,同時也是左翼極權悲劇的邏輯鏈條。回顧20世紀最大的悲劇,無一不是“主權者”在“緊急狀態”下揪出“敵人”並施以“強力”迫害的情境。這樣一個邏輯上漏洞百出、倫理上早已破產的理論,竟然被一大群中國學者作為學術地溝油回收過來,炒出油光滑亮的論文和書籍,搞得年輕學子誰不施密特一下都不好意思出門,這次第,怎一個正龍拍虎唐駿讀博。

  不錯,施密特的問題意識不是沒有道理:自由討論有其力不所及之處,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甚至可能依靠戰爭解決政治衝突(比如美國南北戰爭)。但是這種對強力的訴諸前提是“迫不得已”,即所有的對話空間都已被開拓和窮盡。換句話說,只有在羅爾斯的“公共理性”和哈貝馬斯的“有效溝通”被窮盡的地方,施密特才可能有意義。但是在中國這種自由討論仍然極不充分的情境下討論自由的限度,在羅爾斯和哈貝馬斯甚至都沒出現的地方大談施密特,好比一個300斤重的胖子剛減肥減了30斤,理論家們就開始對“他會不會太瘦了”這種“緊急狀態”喋喋不休,問題意識錯位到哪兒去了呢?直把加州當汴州了吧。

  此事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施密特中國粉絲團中的核心人物們很多都是反西方文化霸權的民族主義者。作為民族主義者,卻如此鐘情於用生硬的翻譯體語言、晦澀的西方文本、掉西方書袋的方式翻山越嶺來說教中國人,便是我,也感到了傳說中的“吊詭”。我說,愛國能從愛漢語的輕盈靈動、從直視普通中國人的經驗世界開始嗎?一個女孩一邊桀驁不馴地說“漂亮是普世價值嗎?”一邊悲憤地掏出了粉餅、口紅和眼霜,這我想起一個詞,叫“自卑自負情結”。等等,我又想起一個詞,叫“擰巴”。你能想象一群當代德國學者凑一堆,在那引用康有為捍衛德國,說著說著又對東方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嗎?這個畫面是如此之擰巴,簡直是畢加索出品。對施密特迷們,我想說的是,其實,從朝陽區到海澱區,是可以不繞道阿爾卑斯山的,坐地鐵10號線就行。

  注: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德國著名法學家和政治思想家,1933年任柏林大學教授,同年加入納粹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