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破解加息兩難的一種政策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0-09-17 08:11:13  


  中評社北京9月17日訊/一直以來,加息都被認為是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信號,管理層的決策自然要比降息慎重,這也是上半年市場加息預期落空的重要原因。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銀行策略研究員陳波翀文章表示,一般而言,CPI連續三個月超過預期控制目標,央行就有可能選擇加息。目前,CPI已連續兩個月超過了3%的控制目標,市場的擔憂自然有一定道理。但仔細考量會發現,3%其實是一個年度控制目標,而今年前8個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並未“超標”。

  再來看8月CPI的結構,有兩方面的原因支撐上漲。首先是翹尾因素,據測算大致貢獻了1.7%的漲幅。其次是新漲價因素,特別是部分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大致貢獻了1.8%的漲幅。我們判斷,三季度之後,翹尾效應會逐步消失,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也會告一段落。加上8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即PPI同比上漲4.3%,漲幅比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並不構成對CPI的上漲推動。因此,對全年CPI的漲幅,筆者持相對樂觀態度。

  文章稱,加息與否,不光是要看CPI,更多的是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及宏觀調控政策的綜合考量。之所以把加息視作兩難選擇,一方面是擔憂通脹,即“負利率”;另一方面是出於對熱錢憂慮,以及經濟增長的信心。從通脹的角度來講,當前的 CPI是可控的,但“負利率”卻顯著存在。從熱錢的角度,加息預期一旦兌現,難免會吸引更多熱錢的湧入。難道我們能長期忍受“負利率”麼?因為對熱錢的恐懼,就推遲加息麼?

  但加息對宏觀經濟確實影響甚大,也是多目標預期管理博弈的結果。在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後,經濟二次探底的觀點盛行,特別是對出口和投資明顯憂慮。但事實是,今年1至8月出口同比增長35.5%,較2008年前8月增加5.4%,顯著超越市場預期,而同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8%。在悲觀預期逐步得到修正的基礎上,我們還看到了一些樂觀的因素。譬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月同比增長13.9%,比7月加快0.5個百分點,這也是該指標單邊回落之後的首次回升。

  從趨勢看,三季度GDP增速可能進一步下滑至10%以下,經濟增長依然面臨下滑的風險。通脹雖然可控,但到底是潛在的不確定因素。如果房地產調控出現反覆,熱錢流入超預期,對加息都是掣肘因素。貨幣政策也好,其他宏觀調控政策也罷,均不是單一目標的驅動因子。

  因此,加息依然是兩難選擇。

  文章認為,從策略上講,我們不該因為兩難就遲疑不決。破解加息的兩難選擇,市場不必糾結於加息與否,以及加息的時機選擇,倒是該考慮加息的方式,以及加息的策略安排。綜合考量當前的實際情況,建議考慮“只加存款,不加貸款”的非對稱加息方式。

  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僅為2.25%,距降息之前的高點4.14%,尚有389個基點的空間。建議恢復至最後一次降息之前的存款利率水平,即在目前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之上,加息50個基點,即2.75%。為什麼要存款利率先行一步,而保持貸款基準利率不變呢?除了部分改變存款“負利率”的現狀,更重要的是傳遞一種信號,即保增長依然處於宏觀調控的首位,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未改變。但“只加存款,不加貸款”無疑會壓縮銀行的利差水平,這將對銀行的經營模式產生深遠影響。此前,銀監會曾考慮要求提高商業銀行的撥備水平,達到貸款總規模的2.5%。除了防範潛在風險,更多的是避免銀行走規模擴張的老路。在監管思路上,與“只加存款,不加貸款”的用意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