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撞船事件: 放人之後的策略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0-09-26 12:04:46  


 
  據來自日本的消息,日本內部認為,中國漁船近年出入釣魚島海域逐漸頻繁,其背後有中國政府默許乃至縱容的因素。甚至有評論認為,中國軍方有密謀奪取釣魚島的計劃,不排除中國漁船的活動是與中國軍方渾然一體的行為。不但是日本國內,就連美國五角大樓人士也持有這一觀點。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蒂奇也在東京表示,此次事件是中方在測試日方的底線。

互信機制:以理性為前提

  如果說,這些“陰謀論”思維是導致日方此次錯誤研判局勢,並採取國內法強硬措施的直接導火線,那麼此次事件的深層原因則是中國崛起背景下,雙方安全格局的微妙變化,以及在這一變化過程中雙方信任感的日漸下降。毋庸諱言,近年中日在地區,尤其是在海上的力量博弈日漸增多;雙方關係調適的過程本來就錯綜複雜,安全格局的博弈更增加了這一過程的複雜性。

  因此,現在是到了雙方透過這一事件回歸理性,盡量剝離戰略博弈,還釣魚島問題以主權爭議本貌的時候了。筆者之前曾撰文提出中日應就釣魚島“互信機制”展開探索。雖然這一議題在目前的緊張氛圍下,聽上去如天方夜譚,但從中日關係長遠調適的角度看,這一議題至少是一個無法繞開的技術性議題。

  中日之間有許多複雜的結構性議題都需要一個理性的框架。這些框架基本上都不以雙方的共識為前提,也不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為目標,而是以穩定長期氛圍,留待中日關係最終調適完成為訴求,一如過去包括筆者在內的人士所倡導的中日共同研究歷史小組,以及筆者現在倡導的釣魚島前沿“互信機制”的確立。

  但這些框架和機制卻需要一個基本前提,即雙方都必須回歸理性;只要有一方強硬和非理性,那麼一切就都無從談起。
中方強硬的基本目標

  以此次撞船事件為例,日方縱有一萬個疑慮和擔憂,但不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此事,而是將之提交日本國內法的司法程序,就是使矛盾激化的主要導火線;而且在中方不斷升級的抗議之下,日方依然強硬如故,強調司法獨立,並要求中方冷靜對待。在這種情況下,中方將抗議從口頭上升到實質性的物理舉措,既為無奈之舉,也是以強硬迫使日方返回理性的重要環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