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有關諾貝爾文學獎的六大爭議

http://www.CRNTT.com   2010-10-09 10:30:58  


 
新聞鏈接:

略薩獲獎不算“爆冷” 

  王雯淼 刊發時間:2010-10-09 08:39:29 北京晚報   

  50年前聞名世界

  北京時間昨晚七點,瑞典文學院宣布,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秘魯作家馬裡奧·巴爾加斯·略薩。頒獎文告給的獲獎理由是“他對權力結構制圖學般的細膩描述和他對個人的抵制、反抗和挫敗形象的尖銳刻畫”。

  恩隆達在宣布略薩獲獎的同時,稱贊略薩是一位“天賦異禀的說書人”,用作品打動讀者。恩隆達說,“他是西班牙語世界的一位偉大作家。他的作品在結構上很複雜,作品裡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時間、地點。他的寫法也很新穎。他把叙述藝術又朝前推進了一步。” 恩隆達甚至將他比作維克多·雨果這樣的文學巨匠。

  略薩是28年來又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南美作家,也是6年來首次非歐洲作家獲獎。他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0萬美元)的獎金。

  當瑞典文學院電話通知略薩獲獎時,他正在普林斯頓大學的課堂上,“他非常非常高興,也非常感動。” 他表示被授予這項殊榮是諾貝爾文學獎“對拉美文學和西班牙語文學作品的承認”。

  在接受瑞典通訊社記者采訪時,他在表示高興之後說:“我感到非常意外。我確實沒有預料到會獲獎。我多年前就已獲得提名,但我不知道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我還以為,我已被瑞典文學院徹底遺忘。”過去20年,13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來自歐洲。此次頒獎前,恩隆達曾批評評委的評判標准過於歐洲化。

  而後略薩在紐約舉行的一個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認為拉美文學掙扎於權力和政治鬥爭中,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拉美人尚未解決像自由這樣的基本問題。”他接著說:“文學是表達生活的一種方式,你無法將政治從生活中完全根除。”

  30年前引進中國

  略薩1936年生於秘魯,擁有秘魯與西班牙雙重國籍。在拉美,他和《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齊名。略薩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在文學界的名望使得他的獲獎毫無“爆冷”的意味。馬爾克斯、略薩、富恩特斯和科塔薩爾被譽為“拉美文學爆炸”四大天王,馬爾克斯和略薩先後獲獎,科塔薩爾已去世,現只剩下墨西哥作家富恩特斯還沒有拿到前往斯德哥爾摩的機票。

  略薩著有30多部小說、戲劇和散文,還參與過導演舞台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1960年他創作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城市與狗》使之一舉成名,該書1981年由外文出版社推出中譯本發行。

  此外,略薩還是位政治活躍人士。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有一個雷打不動的主題——反獨裁。他認為,“小說需要涉及政治”。1990年秘魯的總統大選中,略薩一度成為聲望最高的候選人,在第二輪投票對決中,略薩惜敗於藤森。他不得不重新回到書桌,不再身體力行地參與政治。日後,在回憶錄《水中魚》中,略薩反思道:“現在看來,沒能獲勝意味著一種精神解脫,可當時真是刺痛了我的心。然而,正是此次敗選,讓他堅定了對寫作的信仰,“我要設法通過我的寫作參與政治。”

  據悉,略薩的作品《城市與狗》、《綠房子》、《天堂的另外那個街角》、《公羊的節日》、《給青年小說家的信》目前已發行中文譯本,而《酒吧長談》與《壞女孩的惡作劇》將在今年年底引進發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