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什麼經濟思想引領世界走向再繁榮

http://www.CRNTT.com   2010-10-19 11:02:52  


 
  然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大量非中性的、即節約勞動的技術不僅在私人消費品生產部門得到了廣泛的使用,而且也在政府長袖善舞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得到了普遍的採用。由技術進步造成的這種結構性變化,使得凱恩斯主義救治方案的作用力大大下降,因為同樣數量的政府投資,在今天可以創造的就業量要遠遠小於凱恩斯時代。

  正因為如此,才發生了我們所看到的“無就業的復甦”,從而使得政府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如果此時選擇退出,那麼經濟就會重歸衰退;如果政府選擇繼續干預,那麼就必須實施“財政超調”的做法,即採取更為擴張的財政政策來抵消因為技術進步所造成的就業率趨於下降的趨勢。

  然而,政府一旦選擇“財政超調”的做法,就會產生兩個新的問題:一是財政超調必將增加政府的公共債務;二是市場力量可能被財政超調所壓制,進而導致創造經濟繁榮的力量難以得到恢復和成長。所以“財政超調”可能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做法。

  導致凱恩斯主義救治方案趨於弱化的第二個原因也就是戴維森在本書中強調指出的、來自於跨國生產體系的衝擊。跨國生產體系的形成導致凱恩斯主義救治方案的乘數效應由國內外溢到國際,由此造成的“乘數漏出效應”,使得政府財政支出對增加本國居民就業和收入的影響大大下降。因為有“乘數漏出效應”的存在,結果,由某個主權國家的政府所採取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很可能不是出現在本國,而是通過“國際乘數效應”轉移到了外國,甚至有可能轉移到受危機衝擊較小、但卻是在國際分工中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國家。

  據此,我們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在此次危機發生後,那些缺乏國際分工比較優勢的國家,在對內採取凱恩斯主義救治方案的同時,對外則毫無例外地選擇了貿易保護主義。曾記得,1929年大危機發生以後,世界各國為了確保本國市場也都採取了非常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為此,凱恩斯曾經竭盡全力呼籲各國政府改行自由主義的貿易政策來避免由貿易保護政策可能帶來的博弈各方同歸於盡的嚴重後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