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朱敬一:招商?招錢?招人?

http://www.CRNTT.com   2010-10-25 11:53:07  


 
  除了環境,外人來台投資的第二重考量,則是客觀的實體投資機會。叫別人來投資究竟是要投什麼?是機場或賭場?是石化或生化?是電機或飛機?如果沒有實體面的投資機會,卻把錢引進了台灣,則這些熱錢就只好四處流竄,徒然把房地產與股票價格抬高,形成一波泡沫。等到游資賺飽了就會撤離台灣,泡沫自然就會崩跌。

  招商的第三個面向,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面向,就是人才;招商真正的關鍵是招人。投資環境究竟好不好,其實是人判斷的。實體投資機會究竟有沒有吸引力,也是人分析判定的。以孫運璿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為例,當年政府在推動時,就能請方賢齊、潘文淵等人出面遊說,邀集了如曹興誠、史欽泰等人才的投入,再加上工研院與新竹科學園區的環境配合,遂能造就出IC產業的成功。如果這批關鍵人士不加入,則就算空有工研院與園區等硬體或是半導體投資的藍圖,大概也難見成效。

  反過來看,如果政府能說服像張忠謀這一級的人回台、投入,則他們自然就會提出一套具有說服力的企業營運計劃,也就自然能吸引足夠的資金投入,錢也不會是任何問題。看看台灣生技產業的情況,似乎也是如此。環顧全球生技人才,有能耐把台灣生技產業帶起來的華人其實屈指可數。如果他們願意回台灣奉獻心力,不但台灣企業家願意對其投資,國際資金恐怕也有跟隨意願。人到錢到、人來事成,但若關鍵人才找不到,一切都是白搭。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分辨不清招商、招錢與招人的先後因果,將“國家”建設誤解為銀行理專業務,而將招錢誤以為是招商。其結果,就是政府用一大堆降稅等手段將資金吸引來台,在實質面卻是一則缺政府配合政策、二則缺實體投資機會,三則缺引領關鍵人才,弄得台灣資金充斥卻苦無真實投資管道。於是,大筆資金就只好推起房價。在金融海嘯後,台灣實體投資機會並無大幅增加,卻吸進了大筆游資,造成房市飆漲,弄得“央行”疲累不堪。

  招商,誰會反對?但一定要對準實體投資、找到關鍵人才。否則,招商只是招熱錢,徒然給自己招煩招災招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