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康不德:芮成鋼們是中國崛起的巨大障礙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09:40:03  


 
  客觀地說,芮成鋼的“代表”其實也未必多有不堪,仔細看下奧巴馬見面會的全貌,芮先生的提問的確有明顯打圓場的味道,再說,作為職業媒體人,有提問衝動也是很敬業的表現。然而,遺憾的是,這“代表亞洲”的話語體系卻多少有些突兀——尤其是在奧巴馬明確將提問機會拋給韓國媒體、且韓國媒體還沒有發聲的背景下。 

  “被代表”的時間長了,鬱積的民意反彈得也更為激烈。英國牛津大學社會學博士陳雲鬆認為,任何一個在這種場合出現的記者,在提出問題的一刹那,內心的角色定位不應是政府新聞發言人或者蘭德公司顧問。你能代表你的媒體、或者與你有直接關切的利益,卻不應以精英代表的身份過於高屋建瓴。道理很簡單:一是公眾對媒體的價值期待與對公權的期許是兩碼事,儘管媒體並無公器說,但如果不能秉持身份上的相對獨立,輿論監督的公信就令人生疑;二是公民社會與權力社會是針鋒相對的兩種體系,民眾對“被代表”如此敏感,既是公民社會的進步,也是權力威武的滯延,換言之,如果公民權利沒有“被代表”,就算言語上多有不慎,估計也斷不至於如此介意。 

  “代表亞洲”成了一個不幸的靶子,或者說這是公眾挑到的一個“軟柿子”:權利被權力代表也就算了,連媒體也要順帶著代表一番,不禁怒從中來。但論說起利害關係,也許這“代表亞洲”其實最無足輕重,倒是那些司空見慣的、聽起來溫熱無比的“代表網民”、“代表市民”等,扎扎實實在民眾利益上挖開了不少口子。 

  沒有被代表對象的授權,你只能代表你的小宇宙——這是公民社會的常識,也是任何權力都應恪守的原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