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政策公信力直面“兩高”大考

http://www.CRNTT.com   2010-12-24 08:54:24  


 
  其二,無論是加息還是收緊信貸,不可避免地會對投資產生擠出作用,從而衝擊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受影響最為直接。這就好比病人服藥,不吃藥可能意味著病情的加劇惡化;但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有一定副作用。因此,如何讓政策副作用最小化,避免對弱勢企業的傷害,央行必須有所考慮。

  文章表示,無論是持續加息,還是信貸管制,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虎狼藥。那麼,我們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呢?

  傳統上,中國治理通脹,往往循著一條“自上而下”的路徑,即決策層和央行拍板、金融機構和各級地方政府層層落實。但以今年“管理通脹預期”的實踐來看,其效果並不理想。預期管理這一思路本身沒有錯;問題在於,政府並沒有真正從公眾的角度,去理解他們對通脹的理性預期和對政策效果的真實評價。

  文章指出,遏制通脹加速,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要讓公眾相信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關於控制物價的政策承諾是可信的。換言之,要通過“自上而下”的決策與“自下而上”的反饋這兩個層面的互動,去實現這一目標。例如,中央政府必須向公眾證明,在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脹兩者之間,願意做出權衡取舍,放棄部分GDP數字以換取減慢CPI增速;而央行更有必要讓公眾相信,其貨幣發行量和信貸規模增長將保持在合理範圍內。

  對於第二個挑戰,從情感上,公眾自然願意相信政府,因為房價若真能降,就意味著更多人有機會圓了“住房夢”;但從現實和理性的角度來看,儘管人們內心很難接受,開發商放出的“不要指望房價降下來”的狠話事後往往被證明是“逆耳良言”。

  首先,房改12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某種程度上稱得上是個不折不扣的“單邊市”,即它只有上漲的可能,幾乎從來不降。即便是在2009年這樣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寒流中,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屹立不倒,全國房價平均漲幅高達24%,北京市商品房價格更是暴漲了52%!

  其次,政府和開發商在“言”與“行”的一致性上也存在鮮明反差。近年來,開發商不僅與某些經濟學家在公開場合一唱一和,鼓吹房價必然上漲、誘導買房對衝通脹風險等觀點,並明目張膽地通過囤積土地、捂盤惜售等手法來炒高房價。反觀政府,則存在多個不一致性:中央政府各部門之間有不同調門,地方政府對中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陽奉陰違,以及相關部門對房地產信貸、市場調控措施的時鬆時緊等,都使得公眾無所適從。

  最後,就整個中國宏觀經濟來看,房地產仍是支柱產業之一,它直接影響50多個部門近 2000種上游產業;就地方經濟來看,它關係到中國2000多個縣市的財政和稅收,涉及各級地方官員的政績和升遷,影響眾多國有銀行的收益,甚至還與一些公務員的名義或灰色收入直接掛鈎。所以,在開發商和公眾之間,地方政府並不能很好地充當一個監管者和客觀第三方。本輪房價調控,可謂是近年來政策力度最大和措施最嚴厲的一次,各級政府已先後出台了兩波密集的調控措施,可惜都未能打在高房價的“命門”上,效果仍然乏善可陳。

  文章強調,2011年,中國能否破解“兩高”困局,將成為考驗政府公信力的試金石,而破解之道,恰恰就在於提高政策本身的可信度,在目標和工具上保持“動態一致性”。對此,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給公眾一個穩定的預期和信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