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敬璉:舊體制慣性使勞動者生活水平提高過慢

http://www.CRNTT.com   2011-02-10 08:38:19  


經濟學家吳敬璉。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訊/去年11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優化經濟結構,已經成為經濟工作最突出的任務。胡錦濤總書記2月3日在省部級領導幹部研討班的講話中強調指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他一連50次使用“加快”的字眼來強調問題的迫切性。

  經濟參考報發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文章表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核心和基礎,是擯棄靠自然資源和資本投入支撐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採用靠效率提高驅動的發展模式。

  舊發展模式的主要弊端,在宏觀經濟層面上,主要體現為內外兩方面的失衡。所謂內部失衡,主要是指投資與消費之間的失衡。中國這些年的投資率不斷攀升,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占G D P的比重已經大大高於多數國家的平均水平。在投資率畸高的同時,中國居民消費的比重卻在下降,僅為一般國家的一半左右。這種狀況會造成最終消費不足,勞動者生活水平提高過慢,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消費品市場銷售疲軟,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等消極後果。所謂外部失衡,主要是指由低附加值產品出口形成的高額國際貿易順差和高額國際收支盈餘,以及國家外匯儲備的大量積累,由此造成中國對外經濟溢利下降、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加,與國際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加劇。

  內外失衡的交織,會導致貨幣的過度供應和流動性泛濫。而貨幣的過量供應必然導致資產泡沫或者通貨膨脹,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最值得警惕的是:這些狀況的出現會使整個金融系統變得脆弱,當出現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樣的衝擊的時候,就會出現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文章認為,對於已經取得了相當成就的中國經濟來說,要長久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解決“兩個失衡”問題,避免經濟出現大的波動,就必須改弦易轍,把經濟發展引導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各類創新活動上來,實現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到現代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從各地的調查看,哪一個地區,哪一個行業,哪一個企業,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在提升產業上做得好,哪個地方受到的衝擊就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