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台灣社會本土化推動藍綠政治板塊位移 | |
http://www.CRNTT.com 2011-02-28 00:57:31 |
藍綠政治板塊的位移是台灣社會本土化的必然結果 台灣社會的本土化是一個相當複雜的概念,不僅不同的政治勢力對本土化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在不同時代背景之下有著不同層面的意涵,直到今日仍然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本土化是“強調‘台灣優先,台灣第一’的價值取向,進而締造‘生命共同體’的共識過程及其成果”。(注1)從政局角度觀察,“‘本土化’意識被用來突破‘動員戡亂體制’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限制,並作為調整台灣政治、經濟和社會資源分配的手段。”(注2)在台灣社會的本土化過程中,國民黨也被迫開始了本土化轉型。“本土化”是國民黨為適應生存環境而做出的必然選擇,但是,在轉型過程中,由於缺乏明確的政治目標與發展方向,使得國民黨在與民進黨競爭過程中,不僅黨內缺乏凝聚力,不斷地分化,而且對外難以團結更多的基本群眾。 (一)本土化導致國民黨核心價值面臨挑戰使得泛藍陣營不斷分化 歷史上,國民黨是在整個中國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政黨,以整個中國為其政治舞台。1949年國民黨退踞台灣後,隨著反攻大陸無望,國民黨的政治舞台無法重新回到整個中國,只能收縮在台澎金馬地區。與傳統國民黨相比,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在核心價值方面發生了重大改變:一方面,國民黨制定各項政策的出發點與著眼點從整個中國退縮到台灣地區,確立了“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政治綱領,並寫入黨綱;另一方面,以“不統不獨不武”作為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回避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 在台灣社會本土化的過程中,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立場上不斷做出重大調整,使得藍營中的政治勢力產生重大分歧,導致國民黨持續地分化。1993年國民黨的黨內非主流派,與以國民黨新生代為主的黨內團體“新國民黨聯線”另行組成“新黨”;1999年,宋楚瑜因政策路線分歧,自行參加“總統大選”,於2000年組建“親民黨”;2001年,部分強烈主張台灣本土化及親李登輝的黨員,另外組成“台灣團結聯盟”。國民黨在不斷分化的同時,在各項選舉中同樣呈現出分裂的局面。在2000年的“大選”中,陳水扁以不到四成的選票擊敗了分裂的國民黨候選人;在2009年台灣縣市長選舉中,競逐花蓮縣長的三強傅昆萁、張志明和杜麗華,全部都出自泛藍;在這次五都選舉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不僅不支持藍營舉辦的11月21日大遊行,還左右開弓,藍綠都批,呼籲選民應超越藍綠,讓中道力量出頭。直至選舉前夜,宋楚瑜公開表示“到目前為止,包括他與副主席(張昭雄)、秘書長(秦金生)在內,馬主席與金秘書長從來都沒有希望我們去為他們加油”。(注3)藍營政治人物之間的分歧導致泛藍政治板塊的持續分化與萎縮。 (二)本土化導致國民黨缺乏明確的政治目標無法喚起支持群眾的投票熱情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沒有思想就沒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沒有力量”。在台灣社會本土化的過程中,馬英九領導下的國民黨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以及台灣的前途缺乏明確的目標。馬英九所提出的“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從形式上看是溫和的,但是,從實質上卻沒有給民眾一個明確清晰的政治目標。相比之下,民進黨對於兩岸關係的定位以及台灣的前途論述,儘管十分極端,但是在許多民眾看來卻是十分明確的。因此,許多民進黨的支持群眾每到選舉投票日態度十分執著,甚至出現“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的現象。與綠營群眾的執著相比,泛藍群眾在選舉中經常缺乏投票熱情,似乎不知為何而戰。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