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和蘇聯僵化的體制 | |
http://www.CRNTT.com 2011-03-29 08:47:32 |
再次,考驗還暴露了蘇聯領導人缺乏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態度。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後數日,無論烏克蘭加盟共和國的領導還是蘇聯的領導,竟然沒有一個親臨現場視察和指揮搶險。直到事故發生後7天的5月2日,蘇聯政府總理雷日科夫才帶領蘇共烏克蘭第一書記謝爾比茨基趕到切爾諾貝利。 最後,考驗還暴露了蘇聯體制為了塑造光鮮的“國家形象”而大搞瞞騙的做法。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真理報》、蘇聯中央電視台等媒體依然在大講蘇聯的偉大成就,製造歌舞升平的景象,營造“五一”節前的“祥和氣氛”。後來,烏克蘭、白俄羅斯的首都還照例舉行了“五一”節的群眾集會和遊行。數以百萬計的蘇聯公民無謂地暴露在受輻射污染的環境之中。此後,在總結核事故後果時,蘇聯當局又有意縮小受害者和死亡者人數。其理由是:“防止民眾產生驚恐情緒”和“維護蘇聯的國家形象”。 20世紀50-70年代,在蘇聯車裡雅賓斯克和托姆斯克等地就曾發生過多次造成人身傷亡的核事故,但都被蘇聯當局掩蓋下來了。切爾諾貝利事故之所以沒有被掩蓋住,一是因為事故的規模太大了,二是因為時代不同了,1986年的蘇聯領導層在人民要求改革的強大壓力下也開始放棄遮掩醜事的做法。這樣,外界才有了源源不絕的關於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報道,蘇聯也才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幫助。 不可否認,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蘇聯人民與事故帶來的災難做了艱苦卓絕的英勇鬥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有數據顯示,截至2004年為止,蘇聯及後來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已經有20多萬人因核事故死亡,事故帶來了近2000億美元的損失(已考慮通貨膨脹因素)。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成了核能利用史上最“昂貴”的大災難。俄、烏、白三國人民所付出的努力與犧牲在相當程度上保衛了歐洲和蘇聯西部居民的生命安全。他們理應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但是,他們在切爾諾貝利事故中的處境,不由得讓我想起列夫.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集《塞瓦爾托爾故事》所描寫的俄土戰爭中俄國士兵與下級軍官的處境。這些官兵為了國家和軍隊的榮譽英勇頑強地與敵人戰鬥,而沙皇的外交政策、俄軍上層的叛賣卻讓他們注定要承受失敗的羞辱。試想,如果沒有僵化的蘇聯體制,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還會發生嗎?即使發生了,還會演變成如此巨大的災難嗎?蘇聯人民與核災難英勇抗爭的努力不是可以用來為他們自己創造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嗎? 就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前半年,蘇聯作家拉斯普京發表了他的中篇小說《火災》。小說描寫了西伯利亞一個居民點的商店,平日裡商店的貨架上空空蕩蕩,但商店經理卻常常開著車子往當地領導那兒跑。一天,商店裡發生了火災。居民們趕來滅火時發現,商店的倉庫裡商品堆積如山。火災現場,有的人在誠實地滅火,有的人卻趁機往自己家拿東西。當時的文學批評家們就紛紛指出,《火災》是一部預言小說。它警示人們:蘇聯非常富有,但它的財富卻被人送給了官吏們。如果不改變這種狀況,早晚會有一場大火把蘇聯燒個盡光的! 蘇聯的命運被拉斯普京和文學批評家們不幸言中。《火災》發表半年後,蘇聯發生了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大火災。又過了五年多,蘇聯解體了。戈爾巴喬夫發起的改革也未來得及挽救蘇聯體制。 來源:2011年03月27日07:12南方網 作者餘一中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