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無人島,我做主

http://www.CRNTT.com   2011-05-05 12:41:27  


 
建設“後花園”

  根據淳安縣政府的規劃要求,他們承包的100多畝山地,不能荒廢,只能進行果林和農業作物的種植。當初的協議規定,他們不能夠進行房地產開發,在這100畝地裡,只有4%的土地可以用來蓋房當宅基地使用。

  吳曉波和朋友們商量後,找了搞建築的朋友,設計了一棟鄉村式的兩層樓別墅。最後選了一個前後環水的地方,集資蓋樓。他們當時想得很簡單,就是三家杭州人,在千島湖建了一個專屬的後花園。

  “當時想得很簡單,到了周末和節假日,在青山綠水間,大家有個休閑的地方,在鬆樹下打打牌,看看湖水,或者喝茶讀書。累了可以釣釣魚,采采楊梅,或者挖挖野菜。”吳曉波回憶說。

  選擇種楊梅是經過精心的計算的。當時他咨詢了當地林場的園林專家,種什麼果樹人不累、最划算。場長當時建議他選楊梅,理由是楊梅最省心,一年只要施肥一次,除兩回草,平時根本不用管。

  吳曉波最後決定種植楊梅。他雇了當地的農民,在100畝山地裡,種植了4000多棵楊梅,還種了些秋天才收的板栗樹。又請來一對四川的夫妻,讓他們住在島上,幫自己看管莊園。

  6年後,吳曉波的島上楊梅開始結果。但他發現自己果園裡的楊梅個頭很小,遠沒有杭州市場上看到的楊梅大。而就在不遠處的果園裡,結的楊梅卻又紅又大。吳曉波很納悶,同樣每年施一次肥,除兩次草,怎麼他家的楊梅就比自己的楊梅成熟早,果實又大呢?後來一打聽,有種楊梅的行家指點他一種“新技術”:在楊梅成長的季節,噴灑一種特別的藥,可以讓楊梅早熟,而且個大發紫。

  吳曉波當時問他:會有負作用嗎?那個行家的回答是:絕對吃不死人,但絕對能賣出好價錢。吳曉波把他家的楊梅嘗了一下,那楊梅個頭比較大,紫得讓人垂涎,卻沒有楊梅應有的新鮮味和甜味。自己家的楊梅,因為不噴化學肥料和藥劑,雖然小,但酸中帶甜,好吃。

  當地人都願意吃他家的楊梅。湖對面的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中心的官員和運動員也經常來他的果園裡采楊梅。“我的楊梅看上去很小,也不是特別地紫,和街邊水果攤、超市裡的肥大的楊梅在外形上相去甚遠,但大家吃著放心。”

  剛開始的時候,吳曉波和朋友還隔三差五,招朋喚友,開車到島上聚會。後來工作繁忙,他也漸漸去得少了,最後島上因無人看守,經常有當地人,大白天開車到他的果園裡偷采楊梅。

  無奈之餘,他只好讓退休的二舅,在楊梅成熟的季節,從杭州搬到島上居住。除了聯繫杭州一些水果批發公司,和一些單位采楊梅外,他也在網絡上一些論壇裡,發送一些楊梅成熟的圖片和采摘的消息。來過的人,在游覽風光並嘗過楊梅後,就成了他這裡的常客。

小島的生意經

  慢慢地,幾年時間下來,他的半島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農業示範基地。有人給他算過一筆賬,一棵楊梅樹平均掛果60斤,4000多棵楊梅樹,可能產近20多萬斤楊梅。按照2元一斤的價格賣掉,每年差不多是40萬的收益。

  但給他看管園林的二舅告訴我們,這個收入並不固定。去年氣候壞,老是下雨,楊梅成熟晚,價格就受影響。水果販子就少了,以至於他只能靠開展農家樂一日游,制定游覽計劃和方案,吸引杭州和上海一帶的退休老人和年輕人組團來島上游玩,順便采摘野菜和楊梅。

  每一個來的遊客花50元,就可以到島上放開吃楊梅,還可以帶走5斤楊梅。作為附帶服務,二舅還要義務幫助他們安排吃住,採購當地的土雞鴨和竹笋等土特產。

  在我們吃晚飯、閑聊的時候,一個自助式的旅遊團來了,因為找不到進來的路,他們繞了幾圈,一個個疲憊不堪,神情沮喪。察言觀色下來,二舅決定自掏腰包,請他們一行人在附近的一個土菜館吃晚飯。這等於在這個旅行團身上,二舅將沒有任何收入。但他看得長遠。“我這裡都是回頭客,來一回不容易,就算是讓他們白摘楊梅好了,一分錢沒有,有個好的口碑,他們滿意了,回去會替我做宣傳的。”

  不過12年,吳曉波這個島的租金,已經飈升了近千倍。當時吳曉波來的時候,那裡的山地林地沒人要,現在已經全部被那些看到旅遊商業開發商機的老板搶空了,價格已經達到了幾千萬。

  也有許多老板,想出高價從吳曉波和朋友們手上轉包這塊地,用來開發旅遊設施,用作休閑和餐飲、居住度假。但這些要求都被吳曉波拒絕了。他想把這個桃源式的環境留給自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