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光耀退休:一個時代的終結

http://www.CRNTT.com   2011-05-16 10:31:59  


早前大選促使李光耀引退。圖為他上月現身大選提名中心。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訊/李光耀退休:一個時代的終結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於本月14日宣布將和國務資政吳作棟一起離開內閣。許多媒體都評論道,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李光耀於1959年開始擔任新加坡總理,1990年從總理的位置上退下來後,他又開始擔任內閣資政。

  這位政治強人的“新加坡模式”,即保持經濟增長和實行嚴格的社會控制,使他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

  普遍認為,李光耀的退休和之前新加坡大選中反對黨取得重大進步有很大的關係。李光耀到底創造了一個怎樣的時代,這個時代又將何去何從?

  □ 他的理論:奉行“亞洲(儒家)價值觀”

  早期:一位西方文化追隨者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生於新加坡。自幼接受英式教育的他從英國回來後,於1954年和一些從英國回來的華人、當地受華文教育的左派學生和工會領袖成立人民行動黨,參加次年舉行的選舉。他從此步入政壇,為新加坡爭取自治地位而奮鬥。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而人民行動黨也在自治邦政府的首次選舉中成為立法議院第一大黨,由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總理。但是,1964年,新加坡發生種族騷亂,李光耀政府和馬來西亞聯邦政府決裂,新加坡於次年被驅逐出馬來西亞聯邦,被迫宣布獨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劍橋大學求學的時候,李光耀接觸到了“民主社會主義”學說,受到了費邊主義和其實踐者英國工黨的影響,希冀採用一種漸進、溫和而非激進、暴力的方式來建立起一個平等、公平的社會。可以說,在李光耀爭取新加坡自治和新加坡建國初期,他都奉行著“民主社會主義”這一套來自西方的價值觀。

  中後期:一個堅定的“偽”亞洲(儒家)價值觀推行者

  李光耀的介紹裡經常有這樣一個標簽——亞洲價值觀,這通常被概括為李光耀認為亞洲國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價值觀行事。事實上,李光耀本人更願意把它稱作是“儒家倫理”,他認為,東亞儒家社會與西方自由放任的社會有著根本的差異。儒家倫理相信個人脫離不了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仰賴家庭的凝聚力來維持社會秩序,傳承節儉、刻苦、孝順、敬老、尊賢、求知等美德,這些因素推動了經濟的增長。自由只能存在於一個秩序井然的國家,一個處於無政府狀態的混亂社會,自由不可能存在。在東方社會裡,最重要的目標是建設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李光耀本人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好政府比民主人權重要。”

  然而,不少學者都指出,如果認為李光耀真的是在推崇“儒家倫理”那就大錯特錯了。在傳統政治中,儒家思想始終是士大夫對皇權專制的一種觀念制約,這一點以宋代的“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尤為明顯。因此,“儒家文明”絕對不是專制的正當理由,相反,儒家一直致力於“馴服專制權力”,而不是鼓吹和縱容權力。

  著名學者秦輝也認為,也許李光耀的這一套說是專制資本主義還可以,說是“法家資本主義”(秦始皇式的而不是孔孟式的資本主義)也還有點像。但說這是“儒家資本主義”就不行了,除非你認為專制就是儒家、儒家就是專制。不過,這樣的專制程度肯定跟中國本土曾有的專制無法比,可以稱之為“開明專制”。

  更有評論直指,李光耀以儒家文化為大旗,其實背後所肯定的是一套東亞式的威權政治觀,從而一方面接受西方的市場化資本主義,一方面卻拒絕西方民主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