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熊丙奇:人才“假引進”,本質是詐騙

http://www.CRNTT.com   2011-05-18 14:16:41  


 
鏈接:“天價教授”李希光  

  2011-05-17 17:50 搜狐網 作者王曉漁(文史學者)

  因為主張網絡實名制而聞名一時的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近日又被“圍觀”。據《南都周刊》最新一期的報道,李希光被重慶的西南政法大學“柔性引進”,據知情人士透露,“可以不來西政,但是論文要署西政的名”。他在重慶渝北區拿到了一套240平方米左右的花園洋房,“房子相當於三層,下面一層是車庫”,按每平方米1600元的成本價一次性付清,而附近的房價在每平方米7000元左右。此外,西政也會提供科研經費,“一個月拿1.5萬-2萬(元)是沒有問題的”。

  大學之間,教授“天價轉會”已經不足為奇。這種現象既可以使學者和高校雙向選擇,又提高了學者待遇,值得鼓勵。缺點是“天價”往往名不副實:一般是年薪10萬元另加比房貸首付還要少的安家費和學者本來就應該擁有的科研經費。這讓一些壟斷行業的抄表工、收費員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原來“天價教授”那麼廉價。

  李希光的待遇,更接近“天價”標准。西南政法大學的“柔性引進”,似乎借鑒了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的講座教授模式,受聘者無需到受聘高校全職工作。但是,兩種模式又截然不同,根據教育部的規定,講座教授每年在受聘高校一般工作3個月以上,因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於2個月;獎金為每人每月人民幣1.5萬元,按實際工作月支付。相比之下,西南政法大學對李希光的工作時間要求更低,支付的工作費用更高。

  如果這是西南政法大學提高教授待遇,屬於“制度創新”,值得推廣。但李希光被天價“柔性引進”的消息,在網上引起很多批評的聲音。這是因為批評者“仇富”嗎?顯然不是,批評者並不反對提高高校教師的待遇,批評多是指向李希光先生。

  教育部對講座教授的學術能力有如下要求:“學術造詣高深,在國際上本學科領域具有重大影響,取得國際公認的重大成就。”李希光先生的學術能力是否符合或者超出這個標准,需要他的同行做出評議,這裡不做評論。

  對於專業以外的讀者而言,李希光成名主要是因為兩個觀點:一個是“網絡實名制”,另一個則是批評美國媒體“妖魔化中國”。1996年,李希光與其他學者合著《妖魔化中國的背後》,書中的細節遭到質疑。陳明先生撰文《〈妖魔化中國的背後〉的背後》,指出李希光甚至混淆了“外星人”和“外國人”——美國電影《獨立日》講述美國如何對抗入侵地球的“外星人”,保護人類文明;但在李希光筆下,這部電影的情節是在“美國式的愛國主義象徵的背景”下,“用暴力殺死令人厭惡的外國人”。這不免讓人產生疑問,究竟是美國媒體“妖魔化中國”,還是中國學者“妖魔化美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