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周》與皮蛋粥

http://www.CRNTT.com   2011-07-27 11:50:42  


 
  美國和我們一樣,美國和我們不一樣,這是常識,也是政治,都可歸於一蛋兩面的“蛋問題”。CNN今天說好美味,PBS明天說不過填填肚子,BBC後天可能就嘔吐了。吃自己的蛋,讓別人說去吧。除非我們是廚師,不然不要總想對別人的嘴負責。 

  面對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一個多世紀以來,重複發生了許多“蛋問題”牽扯人們的精力。今天為蛋怒,明天為誰怒?蛋是圓的,無論人家看到哪一面,怎麼報道我們,我們自己想清楚了嗎?不糾結了嗎?在所有的蛋背後,該自問的是,為什麼我們總是孵出這樣的雞?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鬥志昂揚”,路上的風景再迷人,也只具有階段性意義或說工具價值,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才是現代化的根本。現代化本質上是一種思維模式,是國民性如何被更新的問題。喝著碗裡的皮蛋粥,看著電視上的《中國周》,人們或可自問,今日的中國文化是否具有多元開放性與自我批判度?這兩點足以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現代化的思維模式,以及一種文明是否具有自新能力。是我們自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而不是CNN或PBS,更不需要總是拉上老外為過程背書。有了這兩點,皮蛋再難吃也傷害不了我們;沒有這兩點,皮蛋暢銷全球、總統女王都愛吃也是扯蛋。 

  皮蛋是好蛋還是壞蛋,本不值得討論。如果我們能欣賞跨文化交流所製造出來的幽默,那麼就笑;如果開不起這個玩笑,也完全有憤怒的自由。只不過情緒這種東西最具欺騙性,通常在發作時讓我們以為這是一項當仁不讓、無從剝奪的權利,但爽過之後,第二天睡醒回過神來,才發覺我們將自己的情緒按鈕交在了別人手上,人家一按“皮蛋鍵”,我們嗓子眼就上火、大腦屏幕上就一片鬆花白。 

  值得討論的是,一個人是好蛋還是壞蛋,如果標準也相對了、主觀了,或者說,在我們的特殊國情之下,根本就無從比較辨別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再如果,把“蛋問題”解決不好的人都當做壞蛋,那這個文化更徹底成了“蛋文化”。 

  中國的豐富複雜從不會讓尋找者失望,無論他想找什麼。儘管有時候當他大聲歡呼“我找到了一條乾淨的內褲”,卻忘記了他是蹚過廚房的污水,穿過狼藉的走廊,在客廳的吊燈上找到的。在書架上找到廁紙、在冰箱裡找到襪子,除了能證明家裡確實有廁紙有襪子,還表明一種結構性混亂。我們社會的尷尬就在於把真理當蛋,把蛋當真理;該堅持的,我們扯來扯去、甚至吃掉、排洩掉,該一笑置之、早點消化掉的,卻煞有介事、吟咏揣摩。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