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光遠:“中國模式”究竟證明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1-11-10 08:57:04  


 
  倡導“中國模式”者特別強調這一點,認為中國政府的強大和集權是中國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減少內耗,從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實,這樣的邏輯根本禁不起歷史的考驗,在改革開放之初,政府壟斷一切,國有成為壟斷了經濟的所有方面,但沒並沒給中國帶來繁榮,政治和經濟上的極左使得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可見,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保持政府政策的穩定與政府的強大是兩個概念。恰恰是因為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恰恰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滯後,以及政府對資源的支配力過強,才成為中國發展過程中的最大短板,政治體制改革的滯後,使得政府過度參與經濟,各級政府官員握有支配土地、資金等重要經濟資源流向的巨大權力,他們通過直接審批投資項目、設置市場准入的行政許可、管制價格等手段對企業的微觀經濟活動進行頻繁的干預,導致尋租等一系列的負面行為,窒息了市場經濟的活力,這是中國模式未來急需突破之處而非其獨特優勢。

  再以國有部門為例,國有部門可謂占有了絕大多數的政策和金融資源,但就國有企業的效率而言,一直卻面臨不能資源其所的悖論。在2003年之前,國有企業在微觀領域虧損累累,依靠財政的巨額補助才能生存,成為財富的黑洞;在2003年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和財政救助政策,中國的國有企業告別了微觀領域的虧損,到2010年,國有企業的利潤高達近2萬億,但如果分析國企利潤的來源,就會發現,國企的大部分利潤要麼是靠資源,要麼是靠壟斷,2010年中央企業的利潤70%是靠前10家壟斷企業,如果沒有政策優惠和壟斷地位,國有企業在微觀上仍然是虧損和不賺錢的。正是因為國有企業壟斷了資源,從經濟總體而言,反而造成了整個社會財富的縮水。因為,占有30%資源不到的民營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60%以上,而占有70%以上資源的國有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卻只有30%不到,其2萬億的利潤,真正上交財政的只有可憐的400多億。假定這二者占有資源的比例互換,可以想象對經濟增長的提升有多大。

  因此,中國改革30年財富積累的歷史,既不是什麼政府集權為代表的中國模式所帶來的繁榮,也不是什麼威權模式帶來的,而是市場經濟帶來的。沒有市場經濟,就沒有中國的繁榮。如果真的要說,“中國模式”證明了什麼,我想說,中國模式沒有證明政府強大的好處,而恰恰證明了即使在專制體制、壟斷橫行、國家不斷甩包袱、去福利化的情況下,市場經濟也證明了自己的奇跡,在石頭上開了花,結了果。這個奇跡是市場的奇跡,而不是威權政治的奇跡,不是大政府的奇跡。

  對於中國的市場經濟而言,政府的過度強大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經濟的最大短板,而不是知道炫耀的比較優勢,各種腐敗和尋租,無不和政府占有過多的經濟和政策資源息息相關。因此,周其仁才深刻認為,來自政府的種種威脅,構成對中國社會與經濟的最大威脅。今天,當我們討論“中國模式”,總結中國30多年財富創造的原因時,切不可以政府之強大視為中國模式的特色,更不可將其視為中國財富的制度源泉,只有如此,才能找到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側重點。未來能不能鼓勵非公經濟和民間投資,關係到中國未來的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方式的方向性選擇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