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三天一頓打 孩子進北大”之惡

http://www.CRNTT.com   2011-11-16 14:19:09  


 
南方網:怎看中國“狼爸”

  2011年11月16日07:58南方網 畢詩成 敏之 張楠之 王攀 評論作者

  蕭百佑被稱為“中國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他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11月14日,“狼爸”蕭百佑做客江蘇教育電視台。

  蕭百佑被稱為“中國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會遭到嚴厲的體罰。他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11月14日,“狼爸”蕭百佑做客江蘇教育電視台。沒想到在現場就遭到南京眾多專家、學者的尖銳質疑,不過“狼爸”毫不示弱,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並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揚子晚報》11月16日) 

  應試遊戲給“中國狼爸”撐了回腰 

  送進北大就一定能夠成才,一定是“教育成功”嗎?當然不是。但整個社會都是單一的評價體系,缺少其他的顯性評價標準,能送進北大,就被看成起碼是“階段性的成功”。應試遊戲並沒有根本地改變,因此所有有利於創造成績、有利於管理的因素,必然都不會被徹底拋棄。看看“狼爸”的所謂理念:完不成作業要打,背不好課文要打;體罰是師長和家長的權力,是孩子的福祉;家庭民主就是孩子們是民,家長是主;年幼的孩子不需要獨立思考;不許隨便喝可樂、不能隨便開冰箱門……所有努力,都服務於乖乖聽話、考出成績,“孩子們雖然沒有了自由,卻有了豐富的學識”———至於人格成長如何,綜合素質如何,不都是可以被“學識”所掩蓋的嗎? 

  從道理上講,大家不是看不到這種“棍棒教育”的局限性,也不是不憂慮將人的教育完全陷入功利主義泥淖當中,“留下的傷疤和奴性是永遠不可能被抹去的”,而這些負面效應深入骨髓,很可能要經過幾十年才顯現出來。但“成功考上名校”這個光環太有誘惑力了,它足以讓很多人撇掉理性,迷信起棍棒的邏輯,迷信於體罰,可打就是打,至於“科學地打”“有藝術地打”,不過都是些自我安慰的說辭罷了。“虎媽”在美國是挨罵的,“狼爸”到美國也一定挨罵,在中國卻可以帶著雞毛撣子去電視台宣講,豈不正因為有其心靈的土壤?□畢詩成 

  “打進北大”也不能說明教育成功 

  “狼爸”自認為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其依據是四個孩子有三個被他“打進了北大”。可問題是,進北大上學能否就意味著成功嗎?至少在目前的錄取體制下,考上北大只能代表3個孩子學習成績都很好,那麼其他方面,比如德育、比如體育、比如身心健康等的發展狀況如何呢?我們不得而知。而且,從最近幾年媒體報道看,北大畢業生也並不都是達官顯宦、教授名人,北大才子陸步軒不就在賣豬肉嗎?估計他就很不符合功利心很強的父母眼中的“成功”標準。更關鍵的是,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比賽,不到終點就不知道誰能笑到最後,而考上北大只是人生的一個驛站而已。在學習之外,社交、情感,乃至運氣都將影響一個人的成功,以“愛”的名義做出的暴力行為,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精神傷害或許很多年以後才會顯現,到那時,“狼爸”還會為他的“成功”沾沾自喜嗎?□敏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