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展思維升級才有中國經濟新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1-12-17 10:07:47  


 
  文章指出,在支撐中國經濟下一個增長周期的紅利與要素趨減的情況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既要著眼於經濟增長、物價穩定、結構調整與民生福祉,更要正視宏觀經濟風險不斷累積以及經濟內外失衡持續加劇的事實,致力於破解制約經濟中長期發展的相關約束條件,切實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尤其是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全面落實以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為主線的改革思路。

  經濟增長從長期來看應是一種內生性選擇,依賴於市場主體基於既有的約束條件追求成長空間的持續擴大。因此,唯有有效經濟增長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常態,且基於這種增長路徑的財富積累能有序轉化為民生福利時,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才有經濟學意義和國家意義。

  這些年來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政府在推進市場化改革方面仍不徹底,高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未及時實現增長動力的切換,相關改革進展緩慢,尤其是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趨於停滯,已成經濟邁向內生性增長的最大障礙。

  因此,決策層在具體的政策施行中不應過於看重短期經濟增長勢頭可能下滑,而是著重思考如何通過確立以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為主線的改革總體思路,來推進結構性改革。政府理應切實擴大競爭性投資領域,讓民間資本參與投資,在提高投資效率的同時也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而為了使宏觀領域的政策改革能更好反映出資源的稀缺性,政府亟需消除土地、資本、勞動力和能源等價格方面的扭曲,改變由行政機關定價或者受行政機關影響的定價機制,真正做到由市場來決定價格,反映這些要素的機會成本。

  文章最後說,我們冀望,在明年以及今後一段時期,政府既要通過制度改進和技術創新引領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更要切實把握自身轉型的時間窗口,著力推進以政府轉型為主線的全面改革,確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形成基本公共產品供給的多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地,通過深化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以及相關的轉移支付,實現財富積累由政府、企業和部分個人向廣大居民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適當轉移,真正實現藏富於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