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和解經濟亮眼 不因政治反復可樂觀

http://www.CRNTT.com   2012-01-04 00:23:44  


 
  中國大陸經濟 維穩有助台灣

  最後一個影響台灣的外部因素是中國大陸因素,中國大陸雖然近期出現物價高漲問題,但在人民銀行的緊縮政策下,十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終於回落0.6個百分點,僅5.5%,這讓當局鬆了一口氣。

  而因緊縮政策所造成的民間資金緊俏,中小企業出現破產潮,諸如溫州民間借貸年利率破百的情形,但鑑於這個部分僅佔有整個資金動能的一成左右,估計將不會對中國的整體宏觀經濟造成過大的衝擊。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繼續保八將不是太大問題,而中國大陸也將繼續扮演拉動台灣經濟的重要角色。綜合國際局勢、歐洲、美國、中國的影響來看,台灣的外部因素相較於其他國家,並不算太差,因此雖然態度需要趨於保守,但不必過度悲觀。

  兩岸合作 台灣投資回溫
   
  討論完外部因素,緊接著台灣的內部因素,台灣在2010年獲得10.88%驚人的經濟成長率成就,探其根源,主要來自投資的貢獻,而按照馬政府的規劃,2010年為投資年,2011年想要延續經濟成長的勁頭,就必須看消費的力道能否接棒,成就所謂的“消費年”。

  但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因當前的局勢混沌,台灣的消費因而大打折扣,並沒有成功接棒,而投資也不理想,因此可以預見台灣2011年的數據也不會太好看,這正也符合大多經濟機構大多下修預測,目前GDP成長率台經院下修為4.64%,而主計處10月底也下修4.56%,對於明年的看法,機構也大多持平看待。

  兩兆雙星 政策必須檢討

  此外,台灣的產業結構也有一些長期的問題,過去政府主導兩兆雙星計劃,雖然砸了大錢,但證實成效不大,必須檢討,必須掌握機會轉型,最適合台灣的發展的產業應為“小而美”技術密集的高科技、環保產業以及服務業,例如鋰電池、醫療照護、觀光業等等,而想要完成這樣的“華麗轉身”最大的契機便是透過所謂的兩岸合作,順勢引導台灣企業逐步落實。而簽訂“ECFA”無疑為台灣的產業轉型奠定了最好的第一步。

  政治因素一直是台灣的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一個重大的來源,翻開台灣這十幾年來的發展歷史,最令人扼腕的是在李登輝政府時期,所採取的“戒急用忍”政策,錯過全方位參與中國的經濟發展,這也不能歸因政府一昧仇共,而是李篤信“七塊論”的原則下,才會拼命對兩岸經濟合作踩煞車,如今後見之明來看,台灣的確錯失更進一步經濟發展的良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