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知識界對中國崛起認知的變遷和中美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2-02-20 09:24:26  


 
第三期:21世紀之初

美國知識界對於中國崛起的認知

  進入2000年,隨著克林頓政府第二任期即將結束和美國總統競選開始,中國問題成為美國國內政治討論的熱點。在布什政府中先後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的賴斯。她的認識起點是美國的超乎尋常的實力和至高無上的地位以及美國是國際和平和穩定的唯一保護者,在這個基礎上,她認為中國是試圖將亞太地區的權力平衡向有利於自己方面改變的大國,僅這一點,就讓中國成為美國的戰略對手,而不是克林頓政府曾經所說的戰略夥伴。她對美國的自信體現了自由主義樂觀派的認知,但是對中國可能造成的局部威脅則帶有現實主義悲觀成分。

  在學術界,則出現了現實主義樂觀論和現實主義悲觀論的對立。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當時的MIT教授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在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任國務院高官),他認為中國軍事力量會給美國帶來挑戰,但是不可能趕上美國。後者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埃舍莫(John J. Mearsheimer),他在著名的《大國政治的悲劇》中預測,只要中國力量增長,中國就會控制周邊地區,如果可以的話甚至控制整個世界。

第四期:九一一事件到金融危機樂觀派占主流

  這一個時期具體從2001年9月開始到2007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前期(2001-2005)和後期(2005-2007)。

  2001年,九一一恐怖襲擊後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關心被全球反恐戰爭所取代,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也讓美國政府,學界和智庫的關注重點轉向了中東和中亞地區。2001-2005年,美國知識界對於中國崛起的討論主流是樂觀派,但是政策圈對於中國的關注並不足。這一時期有關中國的討論呈現出更多的現實主義樂觀論與自由主義樂觀論的傾向,在經濟上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政治上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積極姿態都被看成是積極融入世界的信號。

  隨著美國布什政府的全球反恐戰爭的最為緊要的時期的度過,加上美國總統選舉的臨近,美國國內對於中國崛起的討論的相對安靜期也結束了;從2005年到金融危機發生的這一時期,悲觀派開始抬頭。

  現實主義悲觀論者延續國強必霸的邏輯,認為中國雖然能力上還不如美國,但是有挑戰美國的意圖,因此經典現實主義者們將中國視為美國必然的敵人。但是應當指出的是隨著中美關係的依存的加強,這種單純的現實主義推導出來的中國威脅論的影響力已經不大。

  自由主義悲觀論則認為中國的資源外交“缺少道義”,因為“北京與那些不尊重國際機制的國家簽訂能源合作協議”,中國挑戰了美國的道義霸權和美國控制它所討厭的國家的能力。

  但是,這一時期美國政府的戰略重點仍然在中東和中亞地區,雖然中國的崛起的討論在美國有回潮的趨勢,但是該問題沒有成為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主要焦點。布什政府將中國政策定位為讓中國成為一個“負責的利益攸關方”,暗含希望中國承擔共同應對挑戰的希望。在這一思路的基礎上,2006年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框架正式建立,這也開啟了中美關係政策對話機制化的大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