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
是什麼讓少年毀人容貌 | |
http://www.CRNTT.com 2012-02-28 11:46:51 |
愛是合理的給和合理的不給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認為,對孩子的溺愛和對寵物的愛有一致性,可以說是一種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經過意志抉擇,並且對心靈的成長毫無幫助,所以不能算是真愛。雖然溺愛也能幫助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但要養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還需要更多的東西。 派克描述說,這些“更多的東西”就是: 愛不光是給予,它是合理的給和合理的不給;是合理的讚美和合理的批評;它是合理的爭執、對立、鼓勵、敦促、安慰。所謂合理,是一種判斷,不能只憑直覺,必須經過思考和有時不怎麼愉快的取舍決定。 並且,這樣做的人經常會處於一種兩難的困境當中,一方面要尊重所愛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獨立,一方面又要適時提供愛的引導。這種真愛複雜而艱巨,需要認真思考,需要不斷創新。相反,溺愛不管看起來是多麼富有犧牲精神,也是懶惰的、缺乏思考、陳舊、僵化,而且一成不變。最懶惰的就是放縱型的溺愛,因為這樣做的父母居然放棄了思考,而讓沒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發號施令。 放縱型溺愛的代價 冬天的一個晚上,媽媽帶著3歲的皮魯去朋友家串門。回到家里後,皮魯突然發現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塊糖果不見了。那塊糖果是媽媽的朋友給的,他家沒有這樣的糖果。發現糖果沒有了之後,皮魯著急地哭了起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來安慰他,並承諾第二天給他買他最喜歡的玩具。但是,皮魯沒有妥協:“我要!我要!!我一定要!!!” 皮魯打著滾哭鬧,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看得實在心疼,便帶上照明工具,“傾巢”出動,沿著回來的路進行“拉網式”搜尋。眼看到了午夜12時,糖果還是沒有找到,媽媽看到因絕望而死去活來的孩子,終於硬著頭皮敲響了朋友家的門…… 經歷小小的失望就這樣歇斯底里,預兆了未來災難的來臨…… 皮魯長大了,想找一個女朋友,但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打滾哭鬧,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醫院里,皮魯被搶救過來了,但是他卻又開始絕食。父母哭著對他說:“你想把我們急死?不就是一個女孩嗎?人生的路還長著呢,好女孩多的是。”但是他恨恨地說:“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從一塊糖果開始,皮魯被無休止的滿足溫柔地包圍著,直至失去了理性……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