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經濟平緩增長趨勢與結構調整原則

http://www.CRNTT.com   2012-03-26 08:36:57  


 
  結構調整要依靠自主經濟增長和市場機制的力量來實現

  文章指出,主動調低增長速度目的是為了結構調整。然而,要清醒地認識到,增長速度降下來了不等於結構調整就自然能實現。因為調低速度相對容易和簡單一些,而結構調整則艱巨複雜。降低目標是運用調控速度的辦法調控經濟,而調整結構是運用優化結構的辦法來調控經濟,二者不可相互替代,也不難以一舉兩得。因為經濟結構的調整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其調整過程可以先易後難、由治標到治本。

  一是在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框架下將貨幣政策適時進行前瞻性微調。經濟增長目標預設在7.5%,通貨膨脹預期不再突出,為貨幣政策調控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間。現在,廣義貨幣的預期增長率14%,比2011年的16%目標有所收緊,但相對於2011年13.6%的實際增長速度,這樣的預期增長率體現的是中性原則。

  而去年底以來央行兩次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之後,現在的實際存款準備金率仍然顯得過高。據此預期,今年仍有多次下調的機會。而貨幣政策在未來一段時期應該由穩健向適度寬鬆發展。穩健加適度寬鬆與微調,將是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必要貨幣環境,也有利於結構調整。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通常人們把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合而為一,稱作貨幣信貸政策,其實那是有差別的。貨幣政策主要是總量政策,而信貸政策兼具總量和結構雙重性,信貸政策可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當前,居民消費價格趨向穩定,信貸政策有空間,可以為經濟平穩增長做出更多貢獻。具體來說,就是要滿足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特別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以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

  二是要強化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和結構調整中的作用。結構調整僅僅倚重貨幣政策是不夠的。當前總量問題相對於結構問題已不突出,而貨幣政策作用偏重於總量,財政政策側重於結構,所以要更多發揮財政政策調整經濟結構的作用。

  從歷史看,中國財政逆周期幹預的空間較大,未來相當長時期內這是調控經濟增長和優化結構的主導力量。具體來講,2012年擬安排財政赤字8000億元,其中代發地方債2500億元;財政支出預算14.1%的增幅,也高於2011年11.9%的安排。

  從上次刺激計劃看,主要投向“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等建設項目。當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必須根據結構調整要求重新審視投資方向,要更多投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農村水利建設以及戰略性新型產業,加快資源要素改革的財稅補貼,以及重點實施結構性減稅。通過這些方面財政調整來充實薄弱環節,促進經濟結構調整。長期看,財政要逐步退出經營性、競爭性領域,轉向主要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

  三是必須實施富有遠見的優化結構的產業政策。結構調整僅僅倚重宏觀調控是不夠的。宏觀調控主要是短期的需求調節。解決中國經濟增長與結構優化問題,要有科學有效的產業政策的引領。當然,產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須借助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現,但產業政策有其自身的理論和政策體系。要通過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找到有效的結構調整手段。

  擇其要者有:堅持創新驅動,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兼並重組,注重增強實體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淘汰落後產能;加快重點能源基地建設,積極有序發展新能源;發展現代服務業,營造良好政策體制環境;建立公平、規範、透明的行業准入標準,等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