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老外講述混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難混

http://www.CRNTT.com   2012-06-28 12:36:13  


 
  南橘北枳?

  3月30日,斯諾克球手奧沙利文在斯諾克中國公開賽發布會上,當眾抽煙引起在場中國記者的不滿。“在英國,室內是嚴格禁煙的,但在中國,你可以隨心所欲做你想做的事情。我喜歡這種風格。”奧沙利文這樣辯解。

  對此,世界斯諾克協會新聞官馬特專門解釋說,奧沙利文抽煙不是存心冒犯記者,而是因為感到很放鬆。

  那些在中國闖紅燈、耍流氓、吵架喧嘩、尋釁滋事的老外,是不是也能用“感到很放鬆”作借口?中國網絡電視台就兩個老外在草坪亂吐瓜子殼一事,發起“為什麼老外到了中國都跟著‘學壞’了”的民意調查,投票結果很有趣,持自省態度的人多過強烈譴責的。大多數人認為,“正人先正己,國人應警醒,不斷提高素養”;“老外的話雖難聽,但說的是事實”。少部分人覺得“老外不學好只學壞,說明其自身素質有問題”,“這只是個別現象,沒必要小題大做”。

  這樣的結果表明,國人一方面認同外面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另一方面,也在關注自己的大環境,以及同胞應該負的責任。

  來中國生活多年的法國籍歌手戴亮面對近期發生的“英國流氓”、“俄羅斯音樂家”等事件,並不反對對老外惡行的批評,不過,他也能體會,中國的環境很容易讓老外們迷失。

  “我晚上回家,路上經常有女孩子凑過來搭訕。你知道她們是幹什麼的,在我們國家,這是不可想象的。”戴亮租住在都市繁華區,夜幕降臨,一些“特殊”的女孩按時“上班”,站上街頭。“我們國家也有,但不是在街上就能碰到的。外國人會留下什麼印象?印象就是你們國家很開放,這個不違法,沒什麼大不了。”戴亮還說,中國的卡拉OK裡,小姐招手即來,西方人沒見識過卡拉OK,更沒見識過如此方便的“服務”。在這樣的環境裡,有的老外變得肆無忌憚。

  老外中間流傳的另一個對中國的印象是:中國女孩很好騙。戴亮承認,一些老外在中國行為放縱,這是非常不好的,但需要追究的是,為何老外如此放縱?

  戴亮向《新民周刊》講述了他初到中國時的親身經歷。2000年到中國留學不久,戴亮背著吉他在學校的晚會上首次表演,剛下舞台,就有女孩找他。接下來,有3個女孩主動地邀約他。“我想學外語啊。”“你們法國人很浪漫啊。”戴亮很快發現,這些開場白,是女孩們主動約會的信號,這樣的熱情,讓像他這樣信奉男生追女生的西方人,有些招架不住。不過,適應了一段時間後,很多外國青年難以抵擋“進攻”,挽起了姑娘們的手。戴亮說,一些老外會認為,既然中國女孩如此主動和開放,那麼,我隨便一點也是沒有關係的。

  這一點,何偉在涪陵時也深有同感,好不容易,才擺脫“小姐”李佳麗的死纏爛打。

  小姐的熱情何嘗不是一種社會縮影。近現代以來,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因歷史和時代背景的變化而微妙轉變,從昔日的排斥、好奇、圍觀、恐懼,到一種似有刻意的好感、善待和崇拜。電視推銷廣告中,不乏掛“洋”頭、請所謂“洋專家”現身說法的例子。曾有“洋托兒”告訴媒體記者,洋托兒也和國內演員一樣,為了錢才去接拍廣告,至於廣告真偽、是否涉嫌虛假宣傳,那是政府部門關心的事。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論上說,外國人在中國法律制度上不會享受超國民待遇,但現實往往並非如此。日本人環球旅行者河源啟一郎在武漢丟失自行車,3天內,警方幫他找回車子。警方很無奈地表示,並沒有對日本遊客區別對待。河源啟一郎的一番話值得玩味:“武漢警察之所以對我丟車這件事上心,因為一個外國人在武漢丟了車是件沒面子的事。‘面子’對中國人來說很重要,我覺得它是個好東西,因為你會不斷努力避免丟面子。”

  至於“超國民待遇”,河源說當他用中文跟雜貨店老板買東西時,店主往往態度很差,而當他改用日語、亮明外國人身份時,對方“態度會發生180度大轉變,不但熱情,還會問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給我指路”。“中國人顯然對外國人特別好,我希望中國人對彼此能更好一些。”

  因清掃“洋垃圾”、趕走“洋潑婦”等激烈言辭而被部分外籍人士強烈指責的央視英語頻道主持人楊銳事後也辯稱:“對我不滿的外國朋友冷靜一下,博主對中外種族歧視和排外行為都持批評態度,討厭洋混混,中國不是他們的天堂。”“掃洋垃圾必要,但也要警惕排外情緒,警惕義和拳運動的變異。反省一下自己,許多中國人的種族歧視也很嚴重,歧視自己,有自卑感,盲崇白人,對其他有色人種頗有微詞。”

  在武漢工作生活的法國小夥劉本恩(Benoit Cezard)在接受《新民周刊》採訪時說,“在任何一個國家,與移民有關的問題都是媒體的焦點和人們討論的熱點。對我而言,道德問題沒有國界和種族之分,性騷擾和強姦這種惡行,放在任何一個國家背景之下都是令人憤怒的,而見義勇為的舉動中國人也做過不少,不是嗎? 還有俄羅斯音樂家在火車上和那位中國婦女之間的衝突,在中國人之間也時有發生,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當事人是外國人而放大這個事件,而是應該讓人們思考這種衝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那便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道德問題。總的來說,這些人和這些事件都是個案,不應該上升到國家層面上。人分好人和壞人兩種,而不是巴西好人或是英國壞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